第二十章 明与欧问答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明与欧问答 (3 / 3)
        能仁是表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微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佛”:梵语称为佛陀耶(buddha)。

        其意思是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圣者,这觉者有三义:

        1、自觉。2、觉他。3、觉行圆满。

        故此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大圣人。

        其实在佛家当中释迦牟尼佛,是在现世教化众生的佛陀。而佛教的教义经由释迦牟尼佛传播于世。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公元前三世纪前后,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并被后世的人们所崇拜和供养。

        佛陀是觉悟与明白三世一切诸法实像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其示现于人类历史上之佛陀,其中就有释迦牟尼佛。但依据佛教经典之中所记载,则有十方三世诸佛。

        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在早期的佛教教义之中,释迦牟尼佛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

        释迦牟尼佛不止一次地教众生诲道:“比丘佛所讲之法即有两件事情:

        即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因由人世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人生在世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并能够离苦得乐。之所以要解释这些法要,是因为它们有着不一般的用处,而且又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着根本上的关系。

        可令自身厌离、去执、入灭,得宁静、深观和涅槃等,因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