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少年二十六岁的时候,孙策遇刺身亡。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孙权统业时,年龄尚小,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少年却认为孙权能与他一起成就大业,毕竟孙权的父亲哥哥都不是一般人,基因摆在那里。所以尽心辅佐他。少年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当时孙权只是将军,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少年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因为少年知道孙权以后定能称王。

        少年三十四岁的时候,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本意与曹操一战,向下询问计策。然而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重臣谋士张昭和秦松更是支持投降曹操。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少年。

        少年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指出了能赢得关键的所在。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投降,不存在的,少年一辈子没投过降,哪怕对手是枭雄曹操,少年也想和他碰一碰。历史证明少年赢了。而少年的赤壁之战以几万人大败数十万人以少胜多,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少年就是一代儒将周瑜。

        当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塑造成一是个嫉贤妒能、气量狭窄的小人,在赤壁之战中,他不顾孙权联盟共同抗曹这个大局,处处给诸葛亮穿小鞋,想置其于死地,结果在智与勇的较量中,都被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一一化解,最终因为“三气”而死。但是真实的周瑜却和和《三国演义》中的完全不一样。历史上的周瑜有七个优点。

        一是官二代。他出生在世家大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东汉的太尉,位列九卿,父亲周异做过洛阳令,可谓门庭显赫。

        二是姿容美。周瑜相貌英俊,体格健壮,是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三国志.周瑜传》载:“长壮有姿貌”,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又娶了小乔,可谓是郎才女貌,佳人绝配。

        三是才情佳。周瑜不但从小饱读诗书,精通兵法,满腹经纶。而且精通韵律,如果听见曲子中错了一个音,就会停下来指正,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典故。传说与名曲《广陵散》并称的《长河吟》就是周瑜所作。

        四是出道早。东汉末年,破虏将军孙坚在江东起兵,讨伐董卓。而当时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和周瑜年纪相仿,两人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于是一起联手打天下。后来,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在江东打下一片天地。那个时候的周瑜,年纪轻轻已执掌一国兵权,志得意满,美人相伴,令无数人羡慕不已,当真应证了这样的话:“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五是多功绩。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世人长期以来将赤壁之战的最大功绩归功于“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的诸葛亮。事实上,这三个经曲的故事都是子虚乌有的事。而赤壁之战的真正英雄只有一个——周瑜。年轻的大都督周瑜,以谋略和胆识过人之特长,他在赤壁之战中,采取火攻的策略,指挥区区几万吴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数十万曹军,成为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六是气量大。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完全是对周瑜的一种曲解。据正史《三国志》记载,周瑜“性度恢宏,大率为人”,礼贤下士,深得众人爱戴。又据《江表传》记载:周瑜曾与东吴大将程普有矛盾。程普为东吴老臣,早在孙权的父亲孙坚活着的时候,就为孙家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面对资历比自己浅的周瑜,程普常常盛气凌人,侮辱周瑜。周瑜对此并不记恨,反而更加恭敬地对待程普。后来,程普渐渐悔悟,对周瑜愈发敬重,并对身边的人讲:“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喝甘甜的美酒,不知不觉自己便陶醉于他了。”由此可见周瑜并不是一个气量小的人,是而是一大度、谦让的儒将。“既生瑜,何生亮!”显然不是存的。

        七是见识长远。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提出了两步走的建议:第一步:防患于未然。防患的劲敌是刘备。他劝孙权将胸怀大略的刘备安置在东吴,为其修筑宫室,以金钱和美色软化他,防止他成大器。同时将其部下关羽、张飞分置两地,化为己用。第二步:图谋天下。他建议孙权利用曹操新败的时机进攻益州刘璋,夺取蜀地,与西凉马超相互呼应,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周瑜的“二分天下”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评价: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吾得卿,谐也。

        孙权: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念公瑾,岂有已乎?此天以君授孤也。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