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尔忒弥斯的魅影——满月(三)
两个多月的工作,让我有了两千多的“存款”,第一次拿到那么“一笔巨款”,我掂量着怎么花出去。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个电脑。正好听说中专的一个同学在家开网吧,因为马上要正式工作了,所以处理机器,价格非常便宜,才八百元一台。我毫不犹豫的喊上孙鹏坐车赶过去,试了试电脑可以用,于是毫不犹豫的付款走人。那时候对电脑这样的高档东东没有概念,只要能正常开机、能上网、放上影碟能看电影就满足了我的所有需求。
那时候的电脑显示器是像模电视一样的那种,非常笨重,可是一路上兴奋的心情让我根本没觉得带着它是个体力活。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电脑组装好,一摁按钮,屏幕慢慢的亮起,慢慢的形成window的图像,然后桌面上的那些系统文件的图标蹦了出来。我晃着鼠标点点这个、点点那个,给站在身后的母亲讲着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母亲就站在我的身后,微笑的看着。
我没有按宽带,只是拷贝来一些小游戏什么的,有一个练习打字的游戏是母亲最爱玩的,她最快的打字速度竟然到了八十多;而我最爱做的就是找来一些电影光盘,一盘一盘的看着电影,这已经让我非常满足了。因为那个时候电脑可不是现在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的,在小伙伴中,我的那台电脑成为我经常挂在嘴边骄傲的东西。
我把两千多块交到母亲的手上后,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是我第一次给这个家做着自己的贡献。那一年突然冒出个“非典病毒”来,全国上下都笼罩在恐惧之中,大家疯狂的抢购着消毒液、酒精、、食盐。母亲在大舅家二表哥家嫂子的介绍下,去了盐业局下属的一个仓库包盐,母亲和另一个她以前的工友一起,每天把散在那里的盐按照标准称重后,密封在市面上看到的那种塑料包装里,一百包一大袋,垛在一起,会有人将这些包装好的食盐,分运到各个超市和商场。
这个工作的工资并不高,是按计件的,我记不清具体是多少了,只是记得母亲每天要做近十个小时,一天可以分到三十多元钱。母亲每天都是风雨无阻的,她的那个搭档有时候请假,母亲自己是没法去做的,这时候就会和我商量:“今天和我一起去包盐吧,挣的钱都给你。”于是我很不情愿的和母亲一起来到那个仓库。我去母亲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两个人一天可以挣七十多,不用给别人分,而且我的力气要大的多,母亲可以做一些轻松一点的工作。这个工作随着“非典”的逐步控制,食盐的用量没有那么大了以后就停止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家的食盐就储备了今后很多年食用的量,应该很多家庭和我们当时的情况一样吧。
闲下来的日子,母亲在想着自己还能做些什么。那时候我们家的亲戚都不太好过,很多工厂不是倒闭就是勉强维持,工人的工资都很低。二姨和二姨夫所在的那个橡胶厂,这时候已经彻底破产,他们也失业了。表哥在青岛上学,学费和生活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不得已,本来有些瘦弱的二姨去青岛给人家做家政,姨父那时候也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勉强的支撑着那几年困难的日子。有时候二姨会从青岛回来,把那里的情况一说,母亲心动了。在我正式分配到第一机械厂上班后,她和二姨一起去了青岛打工。
母亲的兄弟**都是很要强的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应该是从我姥爷那继承来的。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他们从不怨天尤人,都是默默的咬牙坚持着。
对了,这一年的五月份,我正式工作了,我被分到了一个矿务局下属的橡胶厂。就是和二姨他们之前所在的那个企业生产同样产品的工厂。和我一起去的有十四个小伙伴,一个女生到了厂区看了一下,第二天就不来了。最终留下了三个女生和十个男生。
去的时候的厂区还没建设好,设备没有安装到位。为了方便安装,厂房还没封顶。我们到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把凌乱的院子平整出来。这个工作是我们这些男生释放精力的好工作,让我们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下班后,我们骑着自行车离开这座工厂所在的新工业园区,离家最近的也要骑行近半个小时,而我是比较远的,骑着父亲的28自行车,走上一个小时才能到家。于是,在第一个月领到工资后,我向父母宣布,我要出去租房子住。
和我一起租房子的还有五个小伙伴,孙东亮、张岩、胡安超、郭鹏、郭邑,在一个每月一百五十远的二层小楼里,我们开始了自己自由的生活。
“少年不知愁滋味”,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我们身上,是最贴切不过的;父母完成了他们的又一项“大事”,我们已经毕业并且就业了;这也预示着我们今后要更多的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父母从之前在我们生活的主角位子,逐步的要退到幕后,他们撒开我们的手,是为了让我们将来可以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