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尔忒弥斯的魅影——新月 (一)
圣诞快乐!***万岁!我……
一直以来我都为我的生日感到骄傲,虽然这和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能做什么确实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自己就是这么觉得,有个好生日、好名字,好像这一生就注定要发生点什么似的。
在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找人帮我算命,说我命里缺水,于是给我算命的人为给我起了一个国清江的名字,我父母商量着怎么都觉得不好听,于是起了青鹏两个字,寓意青云直上、鹏程万里。在计划生育查的很紧的年代,父母对于我这个独子给予的很多的期望。
虽然多少年以后才能体会到,这些东西只会给自己的心里增加些有的没的东西,生活却不会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发展。要不,这个世界上会有多少同年同月同日生,或者一样名字的小孩了!
我出生在山东省面积应该是最小的市枣庄市,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当地的地名是怎么起的,市的名字是个“庄”,市驻地所在的市中区也就随了市的名;下属其他四区一市有经济一直排名全国县级市前列的滕州市,有薛城区和峄城区这样的老县城,当然还有一战成名的台儿庄区,在名字上和“市名平级”;还有终于可以在名字上比市名“矮一级”的山亭区。
父母是70年代国企工人,工厂是峄城区一个生产各种用纸的企业。那时候全市有四个比较好的国企,在这些国企里工作的工人,每天下了班,穿着厂服出门都是昂首挺胸,父母所在的工厂就是这四个工厂之一。厂门口在那兜售农产品的小贩见了下班后的工人,都是一脸堆笑的相迎。后来因为影响厂容,被门口的保安禁止,于是在厂门口不远处的路边出现了两间铁皮屋。
铁皮屋除了供应着烟酒针线这样的日用品,还有小孩子喜欢的粘牙糖和泡泡糖,每天都有小孩不知在哪弄来的零花钱,在铁皮屋前转悠,实在忍不住了,买一个两毛钱一个的泡泡糖放在嘴里,不一会随着啪的一声,白色的、红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泡泡被吹破,粘在鼻尖或者脸上。有些零花钱比较多的小孩一次会两个一起嚼,吹出比较大的,或者一次吹出层次分明的两个泡泡,引来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吹破后在脸上或者鼻子上找着,再重新填回嘴里,准备下一次的表演。
当然,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机会去欣赏哪些厉害人物的表演,我不是有天聪那类孩子,模糊的记忆是在自己站在一个围栏的儿童床开始的。还在围栏里的我,只能听着隔壁办公室的电话里,负责我们这个工厂自办的幼儿园小班的老奶奶,给我的妈妈打电话:“你家的孩子又拉裤子了,赶紧来吧。”于是过不多久就看到行色匆匆的母亲,到了围栏边把我一把抱起,给老师说了些什么后把我带回家。这里要感谢当初选择幼儿园位置的领导,当时厂区和住宅区就一墙之隔,幼儿园就在它们之间的三间平房里,厂里女职工休产假到期后,就会把孩子送到这里。带我们这些还不知道干净的小孩的,是几个年级较大的奶奶,在我的记忆里,我只记得一个姓田的奶奶,她每天都笑眯眯的看着我们,给我们熬大米粥喝。后来才知道,这些米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的父母,每个月一起送来的,专门给我们这些还没断奶的孩子加餐。这些奶奶对孩子非常用心,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她都是不慌不忙的帮我们处理,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听到过一声抱怨,我想我现在这个易胖的体质,也许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吧。
妈妈把我抱回家,换下旧的棉裤,给我穿戴整齐后,又把我送回幼儿园。再后来干脆每天把我送去的时候,直接多带一套干净的衣服以做预备。
在工厂里上班的父母非常忙,上班时间根本顾不上我们这些小孩,等我稍微记事的时候,爸爸已经是这个厂里最大车间的车间主任了,母亲也是一个车间的统计员。他们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要开始准备午饭或者晚饭。午饭的时间很匆忙,有时候父亲在厂里加班就不会来了,母亲因为要照顾我,回来后把我安置好就开始烧汤、切菜,然后用火柴点上一些废纸,引燃木头开始做饭。
我记得家里有个炉子用了十几年,那是个有半米多高的两层炉子,上边生火,燃尽的炉灰掉到下层,积攒多了就用父亲亲手打制的小铲子扒到把叉子里,倒在院子的某处。因为当时房子都是厂里分配的宿舍,两间平房带一个院子,院子都是土质的,每到雨后,院子里总会有些不平,因此炉灰就发挥了它的剩余价值。
幼儿园期间我们搬了一次家,搬家很简单,都是父母结婚的时候那些家具,再加上这几年添置的瓶瓶罐罐,在父母工友的帮助下很快就搬完了。新家离我们原来的家再往后三排,屋子比原来稍大,在往后的两排就是厂领导们的住房。因为我们的新家在一排房子的最里面,紧挨着厂区的墙,因此除了两间住房以外,在房子的西面有一个下水道,下水道上面盖上水泥板就是一间房屋的空。父亲很能干,在工作之余抽时间,一点一点的竟然自己搭起了一间小房子,又用厂里不用的十几厘米宽的木板,搭了篱笆和一扇后来我练习爬门的木条门,后来父亲又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小木屋,那里成了我们家今后数年传出阵阵香气的地方。
晚饭时是一家人最轻松的时刻,忙碌一天的父母会在吃饭的时候讲着工厂里的人和事,我也在旁边是懂非懂的听着,但这些言语多少也影响了我在幼儿园以及后来稍大一些后,在一个宿舍区里找的朋友。父母嘴里关系好的工友,他们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成为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反之就比较疏远,即使在一起玩,也不能做到完全交心。
记不清什么时候,母亲报名了一个市里的**,学习专业的统计。于是那段时间每到天黑,我和父亲吃完晚饭后,父亲就会骑近30分钟的自行车带我到公交车站,等母亲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来。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梁上的我,听着父亲和身后的母亲聊着一天的忙碌,聊着母亲的学习和考试,在手电筒微弱的光亮下,慢慢的回到我们那个温暖的小家。
懵懵懂懂的时候,有些东西润物细无声的在影响着你的内心,或明或暗,或深或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