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死不贰文天祥 (2 / 2)
文天祥到达临安之后负责守护临安的这块烫手山芋终于有人接了,而且还是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起初文天祥被任命为临安府尹,后升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当然这并不是如文天祥所想的那个能够改实施改革挽救朝廷的丞相而是作为南宋代表去投降的幌子。元军丞相伯颜想不到自己面对的南宋丞相居然是个不太“正常”的人,按说你的皇帝和太后已经投降,举行一个像模像样的投降仪式是对战败者的尊重。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可是文天祥却和伯颜针锋相对,指责其不正义之处。文天祥坚持自己的立场的绝对正义,甚至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亡国之臣选择死亡也许比活着是更容易的。尽管伯颜对这位手下败将的丞相的一番言论十分生气,同时又觉得不可理喻,但是伯颜没有一气之下直接杀掉文天祥而是拘押起来准备送回大都,更高级的权力往往是选择当下不杀,而后随时能杀。我不知道文天祥后来侥幸逃走对于他自身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只是我们如今看到文天祥带给我们的全部影响肯定是文天祥当时自己预料不到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文天祥逃走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从此之后文天祥过上了逃亡救国的生活。虽然文天祥没能按照投降皇帝的要求完成这个临时丞相的任务,但是文天祥痛骂元军的事迹逐渐流传开来,这无疑对于抗击元军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起初元军在发现文天祥逃走之后便放出一名南宋丞相要到各地进行劝降活动的假消息。文天祥对于元军这样的花招不知道有没有耳闻,但无论如何他都是要进行游说的,不过目的是对抗蒙古人。同样痛恨元军的大将军李庭芝听说有这样一位投降丞相居然想来劝自己投降,于是下令让手下直接杀掉就行了。这位爱国将军并不了解文天祥,还可能觉得就算文天祥不是来劝降也并没有什么用。秉着宁可错杀一千的理念,文天祥并没有见到李庭芝,两位爱国臣子就这样错开了。后人爱如果,虽然两人遇上也很难改变当时的局势。不久之后李庭芝战败被元军杀掉,而文天祥开始了生命中最后几年的尽力一搏。
在皇帝投降之后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决定效仿当年宋高宗赵构故事,公元1276年六月立宋恭宗的哥哥赵昰为皇帝,改年号为景炎。赵昰本来是宋度宗的庶长子所以没有继承皇位,如今作为正宗的皇室血脉作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图谋再度中兴。可是此时的蒙古人忽必烈和当年的金太宗完颜晟并不是一样的人。重新确立了新皇帝,此时宋朝拥有的军队看起来也似乎能和元朝人真正来一场决斗。可是一直宋朝灭亡这个南宋小朝廷一直没有选择直接对抗,与此同时还命令李庭芝来勤王,而李庭芝也许是为了行军速度,只带了七千人留下大部队镇守扬州,可是他刚离开副将就开城投降了。南宋小朝廷是了解自己祖先的,那些先祖的事迹必定是被史官写进他们日常需要熟读的书本里。七八月的长江以南是极其炎热的,他们以为元军会和当年的女真人一样知难而退,事实上他们都低估了元军的决心。而版图的南方不能无限延伸,如果一再退让,等待他们的只有汪洋大海。
元军不断攻占南宋城池,也就不断有守将投降。文天祥面对那些投降之后还来劝降自己从来都是毫不客气。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他们这些刚刚投降就要游说的人又算什么东西。也许我可以理解你投降,但是你反过来又劝别人投降就有点罪大恶极了,文天祥杀了很多这样的人。随着元军的深入,南宋朝廷被迫转战海面,此时的南宋起码还拥有一千多艘战船,而擅长骑马的蒙古人应该暂时还没有办法追到海上来。文天祥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没有和朝廷会合,但是凭借心中的理念还是在与元军周旋抗争。景炎三年九岁的皇帝因长期的海陆奔波和惊吓而病逝。对于这个大家一起奋斗的主心骨的突然离去军队之中的类似猪八戒想要分行李回高老庄的想法开始四散流窜。又是陆秀夫出来告诉大家古人曾有凭借一个旅就能恢复中兴的,而我们如今仍有万余人,朝臣官员仍在,如果老天还不想亡宋我们就还有机会。至于这个故事是否是他杜撰的又或是有人说的小霸王孙策都不重要,关键是起到了作用。这似乎也是历史的一个妙用,人们愿意相信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能够再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这种事一般是好事)。可实际上历史也告诉我们同样的事似乎很难重新发生一次。但这些故事也的确给当时的人们希望,单从这一点看对于困境中的人们来说也是极好的,如果结局早就写好,那么不知道结局是什么或许比知道会更智慧。有些时候人也的确没必要全部了解真实的状况,当然这也不是告诉人们百姓还是愚昧的好。这就像一个跷跷板的两端,人们应该努力去站到中间,而人们似乎总是选择两端,至于处在中间的人又会受到两端的同时指责逐渐沦为其中一端。
陆秀夫等人再次拥立赵?和赵昰的弟弟赵昺为皇帝,至此宋朝三兄弟组成的末代三帝中的最后一位皇帝登场。改年号为祥兴。而此时的文天祥听说新帝登基上表显示请罪同时还希望自己入朝在皇帝身边,朝廷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只是在后面给他升官聊以安慰。八月里军队中开始流行瘟疫,不少士兵患病。同时在文天祥身边的母亲和他唯一的儿子也相继染病死去。同年十一月文天祥带兵进入潮阳,解决掉当地作乱的人之后联系其他部队准备再次反击元军,结果又是有人勾结元军,并引导元军来攻击文天祥所在的潮阳县。于是文天祥只能往撤退,而前进的目的地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去和皇帝会和以求战机。此时的文天祥所带的部队已经所剩无几,在行军至五坡岭的时候由于做饭冒出的青烟而被元军发现,文天祥本人也在准备逃跑的时候被捕。当文天祥被带去见元军将领张弘范的时候,其手下让文天祥行跪拜之礼,文天祥自然是不会屈从的。当初面对蒙古丞相伯颜文天祥尚能骂之,何况今日之汉人元将。张弘范倒显得不在乎这些礼节反而很客气地接待了文天祥,自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发挥文天祥最后的可以被利用的价值。张弘范本身虽是汉人,但是因为其父在蒙古入侵金朝的时候为了自保家园而被俘虏,张弘范本人便是在蒙古出生长大的。
文天祥在被捕之后便想要自杀,可惜所吞服的龙脑(即冰片)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张弘范带着文天祥开始寻找张世杰所带领元军主力准备决一死战,期间张弘范想要让文天祥写信劝说张世杰领着皇帝投降,文天祥直接拒绝。张弘范觉得他一开始这样,多试几次然后承诺其荣华富贵就一定能够说动文天祥。直到有天文天祥在其多次劝说之后便写了一封所谓的“劝降信”: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看见这首诗苦笑着收了起来,他此时是不理解文天祥,似乎也是不太相信文天祥能永远这样坚持的。很快南宋的剩余将士由于长期在海上漂流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状况,文天祥就是这样看着自己国家的士兵如何被水火逼的溃败。甚至到最后听闻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张世杰也自绝于海上。面对这样的情境元军再一次劝文天祥把自己的一片忠心效忠蒙古新皇帝,可文天祥在目睹这一切终于心如死灰。泪流满面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面对这样的回答张弘范无话可说,遂押送文天祥等人返回大都。一路上文天祥绝食求死但是并没有如愿,到达大都之后文天祥便被奉为上宾,可他此时只求速死对于其他的享受似乎都不感兴趣。忽必烈一直在寻找有才能的汉臣,而听说文天祥这样一位南宋的精神支柱被押送到大都之后便想要收为己用。一开始是让投降的前丞相留梦炎来劝文天祥,文天祥对待这位投降的奸臣自是一顿痛骂。元军见用同朝为官的人不行就把之前投降被抓的宋恭宗赵?来劝说文天祥,十多岁的小皇帝看见文天祥对自己跪拜痛哭忏悔,并请他回去自己珍重也就不忍心再去劝他投降了。后来又派了元朝的丞相来恩威并施,可文天祥面对元朝的丞相自然也拿出自己南宋丞相的地位来与之据理力争。
很快他们就发现无论是谁怎样劝似乎都没有办法改变文天祥的态度,他们就觉得是让文天祥过得太舒服了,所以文天祥才不肯投降,于是兵马司的监狱便成了文天祥一生最后的一间屋子。在这期间监狱里具备的条件应该他都体验过,还有亲人不断送来的劝降信和元军的不断严刑拷打。长期的折磨使他变得异常憔悴,甚至没有骂人的力气了,可是对于自己的选择他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对于家人的选择他也能理解和支持,几年下来文天祥的表现少有人理解。忽必烈想去看看这个人,他没想到这样自己征服了那么多的土地,居然还有一位这样的奇人,忽必烈看见的文天祥应该早已没了当年风采,那是一个老态龙钟的糟糕老头。忽必烈说要给他丞相做,只要他能够像效忠宋朝效忠自己就行。文天祥自然明白这只是个幌子,且不说自己如今这个身体情况还能活几天,元廷更想要的自己的低头臣服,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正义怎么会错呢?即使是暂时的黑暗。也有种说法是说文天祥答应投降,但是不能立马成为元朝的官员,而是作为世外之人可以当忽必烈的顾问。这样的文天祥也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对话,那我会觉得这是他想要刺激忽必烈让他尽快处死自己,因为出去之后的变数是忽必烈不愿意承受的。随着文天祥在狱中的顽强抗争,外部冒出来一些南宋遗民声张要劫狱然后推翻元朝统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文天祥生命的进程。
不久之后属于文天祥的一生就走到了尽头,他肯定读过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天祥的坚持似乎和南宋朝廷没有太多的关系。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在作为南宋的臣子之前他首先是作为一个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人而存在,而人又会反过来维护影响自己的文化。他被夹在中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一次猛烈撞击之中,在那个时候中原文化应该是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即使被人打败他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事实也证明在吸取了北魏鲜卑人和金朝女真人汉化的教训之后,蒙古人在忽必烈之后强烈的排斥汉文化仇视汉人的情况下,昔日几乎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人不到一百年便又回到了遥远的贝加尔湖畔。所以与其说文天祥是为了那个已经消失了的南宋朝廷献身,不如说他是为了自己和自己内心的信仰而牺牲。武力征服是不能长久的,这是他每次痛骂元朝人不正义的原因。所以很大程度上文天祥的牺牲或许没有后世大肆宣扬的那样,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仇恨和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他选择坚持培育自己的文化,他相信那些圣人的话是绝对正确,而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对于兄弟的选择他也是理解的,他就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至于旁人怎样看待他是不在乎的。亦如老子所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昔日孔子将天命从君主国家下放的每一个追求自我进步的人身上,他说人们要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是由上天直接赋予一定职责的。由此为基础儒学不断发展当然也在不断偏激。文天祥在最后的日子或许领悟到了专属于他自己的天命,如果此生不能挽救大宋王朝于危难,那舍身成仁也是不错的选择。忽必烈离开几天后,大都下了一场小雪。官员不愿意因为狱中的那个人而每天收到不同衙门送来的各地造反奏折,于是一商量决定杀掉那个没有任何威胁病老头。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文天祥被斩于北京柴市口,斩首之前文天祥向南而拜,转头对行刑的人说:“吾事毕矣”。终年四十七岁。后来人们在他衣带上发现这样的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显然他是做到了他所说的仁和义,自此以后中国虽然又一次经历征服王朝的统治和帝国势力的侵略,但是中国再也不会灭亡了。
尽管文天祥为了他心中坚信的绝对正义的中国文化而献身的故事早已消失在历史中六百余年,此后的中华大地虽然两度经历游牧渔猎民族的统治之后其文化内核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尽管在后世的演化之中因为统治者的原因产生过某些方面的极端情况,我们又无法去目睹古人的真实遭遇,但历史的发生至少能给今天的我们提供值得借鉴的地方。古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式微,但是人们对于历史的热衷却似乎没有衰减。今天的人们仍乐意研究历史以及从历史中找到能够支持自己想法行为的例子,毕竟很少有人面对历史的铁证时发出质疑的声音,就像当年陆秀夫做的那样。可是鲁迅先生也说了:“从来如此,便对吗?”这固然是质疑那些自古以来人们习以为常但却腐朽陈旧的东西。可他也没说从前所有都不对,更没有说从前没有当下冒出来的创新个性就是完全对的。如今人们对于一种事物和想法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和人们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更夸张的是人们为了提升效率而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这样产生的结果似乎是人们看待任何问题都是只看到表面而且喜欢人云亦云。发展让人们觉得如今的自己似乎是有史以来最智慧的人,可不就是因为历史才发展到现在吗?人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种面对问题去主动思考,而不是听之任之的年代。或许这样的年代从来不曾存在,可是不存在难道就不值得去追求了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