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太宗怀鹞,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谏臣魏征之间的故事。典出司马光《资治通鉴》“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李世民和魏征这一对,一个善于纳谏,一个直言敢谏,是中国历史上君臣相得的典范。唐太宗最著名的一段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就是在魏征病逝之后,他哀痛之下所说出来的。这话没错,魏征就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每每能照出他的错处,不仅如此,这镜子还不依不饶,一定要李世民改过方才罢休。李世民是马上的天子,南征北战之余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就是打猎,对于好的猎鹰好的猎犬那是喜欢得不行。有一天有人献上了一只品种优良神骏异常的鹞鹰,他正欢喜的逗弄玩耍呢,眼角余光却远远地瞥到了魏征正在走过来。李世民知道如果让魏征看见,又要说什么“玩物丧志”“上行下效”之类的话,这鹞鹰大多就保不住了。情急之下只好把鹞鹰藏在袖子里躲一躲,没想到鹞鹰不大老实被魏征发现了端倪。按说皇帝见已经知错认怂了,一般的人就该见好就收。可是魏征偏不,他不仅要皇帝知错,而且要皇帝马上就改错,甚至要皇帝得到教训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不过皇帝已经认怂,去问“你袖子里是什么”撕破脸皮确实也不妥当,于是魏征便故意拖延时间,东拉西扯地说个不停,李世民几次明里暗里让他告退他都不干,终于时间太长,袖子里的鹞鹰被闷死了。李世民很难过却又不好发作,真正是有苦说不出,当一个明君可比当昏君难多了。
桓典乘骢。桓典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监察官,多年处于侍御史之职。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当时灵帝昏聩,宦官专政,导致朝政腐败乌烟瘴气。而他行使监察官职责的时候却一概秉公处理无所畏惧,所以京师的不法分子都怕他。因为他出入经常骑着一匹青白色相杂的马,即“骢马”,不法分子一见了他骑马过来,就都躲起来不敢做坏事了,有谚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如果说魏征是言官的典范,那么桓典就是监察官的典范,后世赞美监察官,多用“乘骢”“骢马”来将之比作桓典。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骢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郑善夫《送苏侍御从仁使蜀》诗:“骢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骢马出蓟门,驾言赴岷峨。”都是给侍御史、按察使写诗,用典贴切。
嘉宾赋雪。典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谢惠连《雪赋》中一段序文“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未至,居客之右。俄而未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俟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说的是西汉时期梁孝王有一天不开心,约了手底下的文客邹阳枚乘和司马相如去梁园(梁园当时叫做兔园)散心,宴会期间下起了雪,梁孝王来了兴致,即兴唱了两首歌,然后让司马相如写一首雪赋。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言“四美具,二南并。”这四美便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便是得贤主难,得嘉宾难。梁孝王刘武爱才,他营造梁园并招揽天下人才,一时间,豪俊之士靡集。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到梁园。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辞赋家枚乘、邹阳、和司马相如,是当之无愧的贤主。而枚乘、邹阳、和司马相如是界的精英,其中司马相如更是西汉辞赋之魁首,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嘉宾。梁园聚会,嘉宾赋雪,有辞赋传世,便是盛会,令人赞叹;宾主相得,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圣祖吟虹,讲的是朱元璋作诗。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肚子里的墨水晃荡晃荡也没有多少,怎么忽然就会作诗了?不过一看这两句的水平我就放心了“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也就是个普通网络写手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话说朱元璋一次微服出巡时,见到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空中,美艳无比,当下诗兴大发,作诗道: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可是朱元璋水平不太够,整出两句之后接不下去了,一旁的彭友信见此,即便续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朱元璋大喜,任命他为布政使。虽然君臣诗句的质量都不太高,但是他们之间惺惺相惜,仿佛遇到了知音,倒也颇有一点西晋谢尚与袁宏的感觉。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正好碰上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后来李白羡慕这段佳话写了一首《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按说朱元璋作此诗,是不配作为典故流传的,可谁叫他是明朝老祖宗,写书的又是明朝人呢。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