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谁在梦中呼唤 (2 / 3)
“你看起来好像有点担忧?”我问到。
队长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继续盯着远处那座山漆黑的影子,问我:“秦舒,你是本地人,那座山的传说,你都知道吗?”
黑暗中,已经看不清那座山的样子,但无论任何一个曾经在渝州生活过的人,都肯定不会忘记它原本的样子的。
相对高度四百米,底下三百米林木丰茂,郁郁葱葱,顶上一百米不生寸草,不活鸟兽,长年裸露着黑褐色的土壤,形貌就像人到中年的“地中海”一样。
它还有一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名字——荒坡古坟。
荒坡便来自于它的这副形貌,而古坟……
传说,自从渝州这片土地上开始有人来活动以来,那座山便是如今的这副样子,从原始部落到各朝各代,都曾尝试过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是都无法对其进行改变。直到隋朝的时候,有个县令突发奇想将它划作了乱葬岗。
虽然这个乱葬岗很快也因为不知名原因而废止掉了,但在千百年来,然们将它的外形与这段历史相结合,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名字,更是在茶余饭后,不断编撰出许多关于它的传奇故事。
有说山里封印者上古妖兽,因为戾气太重,导致土壤没有生气,所以草木不生的;有说那座山其实是一个类似于始皇陵一样的帝王陵的,因为里面也有一条水银河,水银挥发出来,土壤就带了毒气,所以上面的草木鸟兽都不能存活;还有帝王陵的升级版,说那个帝王其实并没有死,而是用了方士术法,把自己化作了活死人,仍在陵墓里统治着他的江山,因为阴气过重,所以山上不能存活阳间之物。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传说大都太过久远。我记忆里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故事,是小时候在饭桌上听爷爷奶奶讲的。
他们说,建国以后,为了弘扬科学扫除封建迷信,当地**专门组织了一个科考队,旨在调查研究形成荒坡古坟奇特地貌的科学原因。
为了扩大宣传目的,科考队出发前的几天,村里镇里的广播都在循环播放相关的消息,科考队出发的当天,各级乡镇领导更是夹道相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可是到了第二天,村里的广播突然转变了话锋,丝毫不提科考队的半个字。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人从任何官方的渠道听到过有关那个科考队的消息。倒是坊间传言,科考队进山的当天晚上,城里调动了大批的军队,又半夜到地里偷红薯的村民,看到了军车排了大长龙开进了山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