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桃花马上请长缨 (1 / 3)
崇祯七年,张献忠毫无预兆地率领四万起义军从东南方进入蜀地。朝廷闻之哗然,四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旦张献忠顺利入川,占地为王,再图后计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忠贞候秦良玉本是四川人,正走在回川路上。,忽地接到圣旨,命她无论如何都要赶在反贼之前进入四川,把住要塞,将其堵在长江。秦良玉闻讯后与侄子马祥鳞经过商议决定兵分两路,分别从西北方和西南方夹击。秦良玉麾下有八万白杆军,向来军纪严明、所向披靡。
张献忠才走到夔州郊外,尚未入城。山野开阔,道路通达,易攻难守。秦良玉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连跑了两日两夜直逼到夔州,太阳初升时截住张献忠去路。
张献忠仿佛一下从云端跌落到谷底,不知道这支队伍师从何处而来,为何会一夜之间拦到他身前。
到了此时此地,张献忠才深悔自己不该轻敌。秦良玉一介女流,素日里只听人说驭下严峻,并未真正瞧得上她。如今见这位女候长发高束、铁甲微寒,在马上指挥得当、风驰电掣,手下士兵个个被治的精神振肃,才知这支雄师确实名不虚传。
两军交战正恶,张献忠后方援军又遭到马祥鳞早已设好的埋伏,严重受创。双方在衰草连天的城郊血战了半日,刀戈划过,士兵倒下。地上尸骨如山、血流成河,胜券在握的秦良玉唇边绽出一抹艳丽的笑容,令人心里发寒。
所幸他武功高强,哪怕手下已溃不成军,也依然能独自杀出一条血路。他从马上一跃而起,挺起长枪直向秦良玉使来。秦良玉一惊,秀眉轻扬,立即从马上跳起,挑起银枪划开近至脖颈的枪尖。
张献忠的铁枪再次从侧后方捅来,秦良玉向上跃起,足尖轻点,立在这支枪上,接着便挥动右手,画了半个圆弧提枪刺向对方额头。张献忠催动内力伸出左手,掌力像刀卷劲风一般扑面而来。秦良玉双脚滑动,身子下倾躲过这一掌。
张献忠嘴角一咧,趁她不留意,拼尽全力伸出双掌挥向她。秦良玉武功不敌他,待反应过来时已来不及闪避。两股掌力倾注了出掌人的深厚内力,如同水流飞泻,兜头而下。
秦良玉双眼放大,耳旁听不到两军厮杀,只感到风声呼呼而过。马祥鳞见姨母命悬一线,拔剑从空中劈下,将姨母推到一边。喝道:“你已兵败如山,此刻杀了我姨母又能如何!”
这位女将气结,语气中带着赫赫风声:“不要再做困兽之斗。你看看的兵,还有多少活命的!”
张献忠跳回马上,只看一眼便能明白,死伤者中起义军占了大多数。是自己缺乏战场经验、大意轻敌,才会招致如此惨败。但他并非心慈仁爱之人,对这些追随者,并未有多少爱怜。只是遗憾没能要了秦良玉的命,恨恨下令:“快退!”
这一仗,并未使多少计策,秦良玉只凭着天时地利人和便打败张献忠。部下虽损失惨重,但张献忠仍能带着残余势力一路逃窜至山中树林,夜里无人时渡过长江,险中求生后退至湖广之地。
捷报传回京城,崇祯帝被愁云紧锁的眉峰总算得以解缓。案下站着的三个孩子自从奏章传回,便吓得噤若寒蝉,头都不敢抬。这几年战争频发,胜败无常。每次兵败时,父皇必会悲怒交加,引发头痛。他们兄妹三人又是害怕又是担忧,此刻手心已渗出些许汗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