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长安兵马 (补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一章长安兵马 (补更) (1 / 3)
        等霍光去世之后,大司马的权势并没有被削减,相反的,越发的膨胀了起来。汉成帝即位之后,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

        在当时,大汉的朝堂分为内朝和外朝。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当时的大司马作为中朝之首,其主要职能只是为天子处理政务时充当参谋和顾问,献可替否,为更好地体现辅政职能。

        西汉之制均以内朝官领尚书事,因此对诸将军来说,加官大司马实际成为领导中央枢机,直接辅佐皇帝,在内朝处理政务的重要标志。

        对外戚而言,能否合理辅政,重要的是看能否袭司马号。被加授司马号,就可“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周召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大司马权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发展到了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大司马逐渐由加官向本官转化。废丞相改为大司徒,但大司马仍存,与大司空同属三公之一,共掌朝政。

        据:“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

        从此以后,大司马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将军的加官变成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实实在在的独立职官,成为名正言顺的三公,正式纳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统之中。

        这就意味着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

        后来王莽加九锡时策曰:“登大司马,职在内辅“。使大司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中都成为百官之首。大有汉初相国的风采。

        最终王莽以三公大司马身份篡夺了汉家的天下。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或称“三司“。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也就是如今这幅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