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公元170年 (2 / 5)
全天下百姓、世家大族、大小地主、读书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的脑子灵光一闪,心思那么一动:“都是华夏子孙凭什么你当皇帝呢?”“凭什么你高人一等?”“凭什么你后宫佳丽三千人,子子孙孙永享人世繁华?”“你咋不上天呢?”于是蜂拥而起,一拥而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落魄的王子阶级、不得志的书生积极、有志向没处施展的能人阶级、有一个算一个,大家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你一铲子、我一棒子,打的秦朝措手不及。
刘邦作为从底层到上层的平民阶级,项羽代表原本就是上层贵族阶级,统统响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角,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邦受到了底层没钱、没地位的广大群众支持。项羽这些受到良好教育、有钱、有地位的贵族阶级自然看不过曾经的奴隶、奴仆、农民、商人、平时看都懒得看一眼的人爬在他们的头上,于是贵族阶级和霸王项羽带着他们那最后的傲娇被群众的汪洋淹没,血洒乌江。
西汉末年,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贵族又出现了,只顾享乐、不想动弹的压迫阶级又一次诞生。自己躺在轿子里,吃的好、用得好、睡的好,看到劳动人民在饥荒年代没饭吃,嘲笑道:“他们真笨,一群傻瓜,没有粮食吃,不知道吃肉吗?”被压迫的、汗滴禾下土的劳动阶级心想:“我们都饿的差点易子而食了,你大爷的还说我们不吃肉。干他丫的。”于是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相互响应。
关于一场因为‘为什么不吃肉’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就在两个阶级水火不容的时候,王莽大喊一声:“给我个面子。”
于是两边的人都给了王莽一个面子。
随后的王莽见天下‘好像’太平了,农民、贵族、地主也觉得相安无事,于是大家一起发财,共创美好生活。但是王莽闲不住,大推新政,不断的推,下达的公文比粮食都多,多到贵族、地主阶级的头大,农民阶级的活干不完。王莽还觉得不够好玩,于是继续不安生,西边打打,北边闹闹,欺负一下西边的少数民族朋友,又挑逗一下北边的少数民族朋友,还给人起了一串的外号,弄的叔叔可以忍,婶婶不能忍。王莽就被人家教做人了,王莽一想咱也是有面子的人,说什么也要把场子找回来。
古书有云:“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打仗打的是钱呀,王莽没钱就发行国债,大家都不看好,百姓也不想买、大地主不想买,世家大族也不想买,各地封地的王公贵族也不想买,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它不香吗?于是王莽拿着刀往人家脖子里一架,说道:“自由买卖。”于是众人纷纷‘解囊相助’。
战争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四处烽火连天,城池久攻不下。
战场上打到一半没钱了,战士们找王莽要钱,王莽忽悠众人说用树皮煮粥也可以填饱肚子,还美其名曰:煮木为酪。
大家都不是傻子,于是纷纷握手言和,一起揍他丫的。
曾经的压迫阶级,在王莽的骚操作下,变得跟曾经的被压迫阶级一样。于是乾坤倒逆,所有被王莽压迫的阶级叫苦连天,于是所有的压迫阶级纷纷握手言和,一同吃烤肉,一同吃馍馍。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众筹推倒了王莽。
王莽破产。大家纷纷要账,王莽以资抵债,以命偿债。
然后西汉就建立了,所有被王莽压迫的阶级胜利了。一通论功行赏,大地主、世家大族掏的钱最多,于是获利也最多,地位蹭蹭蹭的往上涨,老百姓作为这次战斗胜利的一方也跟着水涨船高。
西汉末年,新兴豪强地主认识到土地、粮食的重要性。于是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使得刚刚水涨船高没多久,本就贫苦的百姓雪上加霜、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新的压迫与被压迫阶级又一次诞生。曾经肩并肩共同作战的人们一分为二,各为己见,政治危机愈演愈烈,宦官、外戚两派,交替专权。读圣贤书,从劳动人民中走出的寒门子弟为民请命,朝堂之上官官相护,卖官鬻爵,有钱三公可坐,无钱校尉没位。
黄河以北,有一县名钜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