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槎向天河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槎向天河 (2 / 6)
        位于长江沿岸的南方,入伏以来,更是闷湿难耐,稍稍动弹就大汗淋漓。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给伏天起了非常形象生动的叫法—宜伏不宜动!

        京师建康城,素来就有火炉之城的称谓。

        但皇宫毕竟不同于民间,尤其是式乾殿,皇帝和文武大臣临朝议事的地方更是讲究。

        眼前一碗冰镇酸梅汁,清澈中冒着丝丝寒气,暑月中能喝上一口,沁人心脾,浑身舒畅。成帝看着面前的酸梅汁,这都要归功于王导。

        新修的式前殿还有崇德宫,下面都建有地窖,每年冬至时分,河水结冰,官府则募人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切割成一尺见方的冰块后运进宫中。

        然后送入地窖,把冰一块一块从下往上摞起来,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保管得当的话,可以长达半年之久。

        等到次年暑月,正好派上用场。

        “老丞相,这都是你的功劳,来,喝一碗解解暑?”

        王导端起一碗,稍稍尝尝又放下,回道:“老臣年事已高,肠胃不健,怕遭寒气,只能浅尝辄止。对了,陛下,而今各宫殿皆已竣工,唯有一处也要着手了。”

        “老丞相是说东堂?”成帝问道。

        东堂乃明皇帝的寝宫,按计划也应该重新修葺,王导曾经奏请过皇帝,因东堂内累积了很多奏折文书,一时没有清理归档,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

        “老臣一直忙于政务军务,也没抽出空来。眼下正是暑月,诸事皆缓,老臣打算先着手清理东堂内的文书,待暑月一过,就让匠人开工。”

        “爱卿思虑甚周,先帝的寝宫更要格外上心!”

        秋去春来,花谢花开,匆匆一年转瞬而过,然而,对木兰来说,这一年,却是那么漫长,那么煎熬!

        琅琊山坡下的草儿从青青变成干枯,如今又是青青。坡上的榆树,枝条上又长出了繁茂的榆钱叶,而那一天,也在木兰的日日夜夜期盼中,终于又要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