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意恐迟迟归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意恐迟迟归 (3 / 5)
        “可是你父亲受封宣城太守,已经赴任去了,这路途遥远,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再远再苦,我也要回去,一年又半载没见到他们了。”

        “思亲之情,我怎能阻止。我家愔儿打小就不曾离开过我,苦了你。你何时启程,我派人护送你到淮河渡口,到了寿州境内就没问题。对了,你怎不问问你爹为何会远赴宣城?”郗鉴叹道。

        “唉,你这年纪,又怎能清楚那些大人物们的心思!”

        桓彝在朝中岁余,出谋划策,进谏忠言,明帝倚为智囊,尤其欣赏其忠直耿介的性情。在温峤击败沈充时,他也曾参与其中,立下军功。

        明帝想留在朝中任事,庾亮几次上书进言,称他缺乏地方任职经验,还是先到州郡历练一番,再入朝更为稳妥。

        明帝想想也有道理,又拿不定主意,便询问王导意见。结果,王导和庾亮这对冤家竟然出奇的一致,甚至直接提出到宣城。

        理由是宣城太守一职虚悬已久,民生凋敝,城墙甚至官廨年久失修,若是能将宣城治理好,才是朝廷所需的大才。

        到地方任职也不是不好,只是他们两个意见从来相左的人都赞同去宣城,令人琢磨不透。

        明帝不理解,郗鉴也弄不明白,对桓温言道:“回去告诉你爹,我可是听说,朝中不少大人物在州郡尤其是南方的会稽、吴兴包括宣城都是腹心,就像一张大网一样。所以说,这些地方就是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甚至都可能粘在这张大网上。

        你爹初来南方,毫无经验,今后料理郡务要多留神,别让有心人抓住什么把柄,否则被参上一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多谢郗伯伯教诲,侄儿谨记在心!”

        “好啊,你我既然认了叔侄,当然是无话不说。你回宣城之后,可以帮助你爹处置郡务,当然,我更希望你能再回来,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早晚会有战事。

        你将来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从文嘛,希望不大,品评举荐大权尽操于豪门之手,不会青睐你这样的南渡遗民。功名马上取,只有靠军功。而今王敦覆灭,江南再无战事,到哪去立军功,只有到徐州来,我自会将平生所学悉心传授于你。”

        “侄儿绝不辜负伯父垂爱之恩,伯父你歇着吧,侄儿告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