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风得意李世民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风得意李世民 (3 / 4)
        问,日食救助与大朝会那个重要?

        答:日食穰救是为了表示君臣对天的诚敬。既然可以预报,就要把准备救护放在首位;即便不能肯定日食必然发生,也要以日食救护为重。

        遂,李世民只得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救之……

        这让李世民有种兴奋中刚脱了裤子便立即在一众小弟面前痿了的感觉。李世民感到很是憋屈,而让李世民更憋屈的是,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一时间罢战休兵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且似乎还有些挡也挡不住的感觉。

        心情大起大落之后的李世民头疼欲裂,心有不甘,终于安奈不住准备孤注一掷。遂,一道密令传到了李靖手里。

        安耐了两个月专心布局等待时机的李靖,在接到密令后,眼睛一瞪,稍微一合计便直接出手。

        亲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

        早已经是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哪里会料到唐军大过年的不老实在过年会突然进军?再加上身边众人的“一分析”,立时认为足智多谋的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遂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而李靖,就这样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军事重地襄城,同时,早已经被离间的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也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

        时至正月初九,李世民便在长安昂首挺胸很是隆重的迎接了萧皇后和杨正道,顺便从两人手中接过了象征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的传国玉玺。

        而有了传国玉玺的李世民,腰杆顿时就硬了起来。传国玉玺在手,看以后谁再敢说自己得位不正!

        不过,好消息这还没完。

        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勣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

        此时的颉利很是郁闷,不明白漠南这么大,唐军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行军路线的。

        然而现在的颉利也知道此时的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降附,自己入朝抵罪。颉利外表谦卑,内心尚在犹豫,也想着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要说仗打到这里也算可以了,此时的颉利还有实力,硬碰硬的损失定会不少,而草原那么大,人家想跑谁也追不上,再耗下去也是损失不起,若就此罢手也是合情合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