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哪啊哪啊神去村观后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哪啊哪啊神去村观后感
  大学第四年,在只剩下毕业论文,放弃学车,放弃在海口工作的我,想过毕业旅行,但是旋即又失去联想,因为我知道不可能。在我的字典中没有毕业旅行这个词条,从小学开始,六年级的时候,学习有了好转,父母也很开心,懂事并持续努力的我决定报补习班,提前学习初中的课程,补习班的老师都是我要上的初中比较好的来担任。那时候的我忙于学习,那一年是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得益于地震,只有震感的小学也因此放了两周的假,那段时间只敢在我们屋外的地巴里大铺睡觉,过得甚至慌张,那一年,我奶奶去世了,还在上补习班的我请假回去悼念,那时候的我对于死亡这件事没有多少感觉,没有悲伤,心理只是空荡荡的,然而在邻居的挑逗下,你再也见不到你婆婆了,听到这句话,眼泪就止不住了。对于死亡没有感觉的我,但是对于离别确实印象深刻。

  还记得那一年,我妈带着我姐去深圳玩,留我一个人在家,一次在那位邻居家接电话的时候,被邻居吓唬说,你妈不要你了,要和你姐姐在深圳不回来,听到这些眼泪就止不住了,抱着电话不肯丢手,却只是哭,也不说话。我妈听到我哭,自己也哭起来了,最后还是好说歹说才挂掉。这种逗孩子的方式着实可恶,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没啥,孩子逗一逗没什么关系,又不会少一块肉,逗你才说明喜欢你。可以这种伤害人感情的方式来气喜欢恐怕我们承受不起,就像父母们的那个万能借口,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天下那个父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之类的话,这些话就是不给你辩驳的机会,就是不打算跟你讲道理,就是打算绑架你,说到底还是没把我们当人看,当一个成年人,当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看,我是不是分公司,我们是子公司。就像我爸经常骂我的那句话,你不是他妈个人,或者你叫人,连我堂弟也笑我,拿这话说我,这我多没面子,却道出了一个实情,就是在父母眼中,我们始终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可是说到底,或者从本质上来讲,我认为这是中国人本思想的落后,以家为基础单位,然后规定出一家之主,大家只要听从他的安排,哪怕他是错的,我们不注重自由,独立,我们讲究秩序,讲究尊卑有序,很多人可能以为你说的都是封建思想,那都消除了,不要在这里耸人听闻。其实不然,很多封建思想的残余是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话语,融入到我们的骨髓中去了,父传子,子又传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之所以这么难以消除,

  一是我们习惯于此,就觉得这种观念很适合我们,毕竟做出改变太难了,在改革这件事上,中国很不积极,因为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改好了很难有人记住你,改错了,那大家一辈子丢不会忘记。

  二是我们不够宽容,兼容并蓄,吸纳先进的观念知识,其实从很根源上来讲,还是我们民族的那种夜郎自大,很多人总在说,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这些东西一听就很吓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总喜欢躺在父辈甚至是祖辈们的成就之上,封妻荫子,承认别人优秀太难。

  三是我们着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激起全中国都为物质,经济奋斗才好,努力再努力,而忽视对于陋习,对于精神的改变,只是一味追求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也在犹豫,我们是不是应该将精神,品质之类的先往后稍稍,大力发展物质经济才行,但是如果你仔细地一想便知道其实这两种东西从来就不能分开,有人在说温饱都没解决,追求什么精神。好像处在温饱线上的人是不关心精神,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类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只不过有的时候,那些精神品质是融入到文传统之中,区别在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精神文明也能得到极大丰富,而物质文明贫乏的时候,精神也处于贫乏,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激励,很难说清楚谁因谁果。而我之目的在于重视教育,全民教育,不只是宣传正能量,让民众打鸡血,还要引导她们思考,引导他们追寻真正的自我,要明白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要学会包容,要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他们的社会意义,做到爱一行,干一行,业余兴趣是去了解其他职业,明白各行各业有他们的意义,不是在心中排出一个高低,这个社会不应该为职业做排行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排行榜,你选则这个工作,不是因为它有多少薪资,而你不选的职业,他们有他们的价值,我们不应该敲不起他们,以一种平等的目光去看待每一种职业,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统一的成功的标准,能不能评判成功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所谓的成功也应该是我们看到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最适合自己,不是懒惰的自己,而是让你充实与满意,像月亮一样,你既得到六便士和月亮。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