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回 巡抚探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回 巡抚探营
        堵胤锡等人站在在辕门之外,见一个中年将领带着一伙将校匆匆迎接出来,连忙上前施礼:“请问,来的可是亳侯李过李将军吗?在下堵某这厢有礼了。”说着,一揖到地。

        本来,李过还在思考与大明朝的官员如何见礼问题,见人家身为督抚先向自己施礼,连忙还礼不迭,口称:“堵大人不必如此,愧杀末将了,还礼还礼。老大人,休嫌军营条件简陋,请进营内喝茶盘话。”

        来到中军帐,分宾主落座,军兵献茶之后,李过疑惑地说:“大人怎么今天贵步突踏敝地,不知有何贵干?”

        堵胤锡笑道:“大帅不必疑惑,打开天窗说亮话,堵某今天就是抱着求同存异,共御外辱的目的,诚心诚意来与大帅商谈合作事宜的。”

        “合作?给我们么?”李过有些疑惑地问。

        “当然,大帅可能感到奇怪。确实,过去朝廷和农民军之间积怨甚深,说是血海深仇你死我活也不为过。但是,自满清入侵中原以来,兵锋所向,血流漂杵,无论是朝廷仰或大顺军无不受其鸩毒。在此方面,从前的朝廷衮衮诸公中,确实有人目光短浅,竟然妄图借东虏之手消灭农民军,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老话说得好,兄弟阋于墙,共御外辱。大帅,自从吴逆三桂献山海关开门揖盗一年多来,半壁江山沦于敌手,铁蹄所至,血雨腥风。凡有血性的华夏儿女,无不义愤填膺,甚至连江阴七岁稚子亦奋起抗争。在这亡国灭种危险来临之际,我们再也不应该同室操戈,鹬蚌相争,使渔人得利了。而应该捐弃前嫌,肝胆相照,共御外辱,不知大帅以为然否?”

        李过叹了口气,深有感触地说:“堵公高屋建瓴,目光如炬,陈述利害,使人动容,末将深受教益。不知有无什么具体举措,免得口惠而实不至,届时不好给下面沟通。”

        堵胤锡喝了口茶,清清嗓子,笑道:“我这个人办事,喜欢小磨子砍山——实(石)打实(石)。如果能够合作,可以将贵部纳入朝廷军队系列,给贵军划定驻地或就食区域,仰或由朝廷解决粮饷。朝廷原则上不拆分贵军,最多派一两个监军居中联络,但是贵军要顾全大局,听从朝廷的调谴。”

        李过见他停住,便问道:“还有么?请一次性讲完。”

        堵胤锡说:“我知道,前一段贵部攻荆州遇到了挫折,损失较大,一旦达成合作,我带了一万两白银先支援给你们。而且,为了防止有些人在当中乱嚼舌根,本官拟将这里情况上达天庭,禀告隆武帝。说实在的,本官虽然是湖广巡抚,但何总督已开府长沙,下官只得开府岳州,侧重于北部事宜。有些事,还需要何腾蛟总督批准。不过,他是阁臣,自会以国事为重,必不会横生枝节的。”

        李过笑道:“末将很感激堵公不避危难,莅临敝营,苦口婆心申明大义,设身处地为我等谋划未来。但是,军中多鲁莽愚钝之士,怕要一个说服过程。请我公在驿馆暂住,我们就此事会做个商议。”

        堵胤锡自告奋勇说:“若有人疑问,必要时也可以让下官与会,当场予以解答。”说罢,告辞出来,随李过派的人去了驿馆。

        李过回转中军大帐,去见高桂英、高一功已经坐在那里等着自己。高桂英说:“你和堵巡抚的谈话,我和一功在后堂听了个七七八八,似乎其说的挺有道理。现在,确实鞑子才是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本来,我今天是带来了我们女营姐妹捐出的一些首饰,拟让你们派人去外地变卖,以解燃眉之急。不料,听了堵巡抚的这番话语,茅塞顿开,这才是大丈夫应该有的胸怀。我倾向于给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共御外辱。不知你们是什么意思?”

        高一功叹了口气,苦笑道:“只怕大家一下子不容易转弯,今晚且召开一个会议,听听大家的反应。”

        果然,当晚的各营将领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那田虎首先跳了出来,气呼呼地说:“什么?要给仇人搞合作?咱们跟他们打了十几年仗,官军杀了咱们多少弟兄?如今光凭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仇就不报了?皇上就白死了?你们还是闯王的臣子吗?”

        有好几个人都随声附和,说坚决不同意给朝廷合作。

        李过正要说话,只见两个女兵护着娘娘高桂英进来,高桂英示意大家免礼,自己在中间一张椅子上坐下,说道:“我本来不想抛头露面参加你们的军事会议,又怕有人一下子转不过来弯,这才想给大家说上几句话。”她环顾了一圈在场的将军,眼光似乎在田虎的脸上多停留了一下,伤感地说:“要说家仇国恨,本后自忖不必诸位差吧?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大顺军攻城拔寨,餐风露宿,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桥,披坚执锐,万里转战,打得明军丢盔卸甲。把他们的著名将帅杨嗣昌、卢象生、孙传庭等一个个斩于马下,就连大明天子崇祯也被逼得吊死煤山。对大明之战,咱们是赢家。可是,大家想一下,鞑子进关这一年多来,我们连战皆北,丧师失地,就连皇上和汝侯都被其逼得含恨九泉,我数十万将士及眷属血洒神州。再看朝廷,他们的弘光帝固然昏庸,可是,若非清军步步紧逼,何至于一年而亡?还有那个朱常汸,六七天即降。所以,现在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我们大顺、大西、包括残明若是依然内战不止,同室操戈,对谁最有利?当然是鞑子了。他恨不得我们内战不休,鹬蚌相争,他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我们且不可不顾大局执迷不悟,而应捐弃前嫌共御外辱才对呀。”

        这一下,许多人如梦方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