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姜丝排叉啊 (1 / 5)
018姜丝排叉啊
“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到了一个正在门口隔着橱窗,炸东西的地方。
这个小吃店不太大,也不临街,是在临街店面后头的那排商服开设的,这后头的商服也都是小吃店,只是不临街,可能没有临街的店铺那么让人一眼就看到。
不过生意还好,有人在里头吃东西,也有人打包带走。
这种小吃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炸食品,还有往上刷的东西,用一个小小的竹篮子装着,看起来精致又好吃。
“这姜丝排叉啊,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京中的传统小吃,也是京味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因为在满清时期啊,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老徐师傅道:“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因为味道独特,所以一闻,邱春山就闻出来了。
老徐师傅又说了这一小吃的特色。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时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
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只是现在没有人走街串巷的去卖这姜丝排叉了,都是在固定的摊位,用上好的食用油炸了卖,故而没人吆喝了。
也唯有老京中人才会知道这样的小吃,以及吆喝。
现在人喊的都是什么“绿色健康”、“无铅油炸”之类的口号,也不兴大街上就撂摊儿了。
“现在这东西都少见了,不过这家的还行,你看这用的东西还是很新鲜的。”
要说这姜丝排叉,在京中小吃里并不那么被人所知,因为味道独特,故而有的人喜欢吃,有的人却不爱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