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3 / 6)
        “呼~刚才,貌似...有些沙雕呀!靠~肯定是被他传染的!”何子安看着刘晨,有些自言自语道。

        “看,子安。我们到了这里最后一处景点了。”

        何子安抬头一看,还真是,现在二人来到的便是大慈恩寺的最后一个主心建筑——玄奘三藏院。

        院子和大雁塔位于同一条轴上,院子与大雁塔中间还隔了一堵石壁,上书:民族脊梁。

        “走~我们进去瞧瞧!”

        玄奘三藏院的建造风格是仿造唐朝的风格,面积为3224平方米。它由西院的光明堂、东院的般若堂以及中央的大遍觉堂组成。

        三个院堂分别展示了玄奘大师一生的不同阶段,分别是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参学求法阶段,玄奘大师取经东归后受到唐王朝的隆重欢迎的译法宏经阶段,以及励志译经、传法弘法直到圆寂的阶段。

        何子安二人首先来到大门正对着的位于中央地方的“大遍觉堂”。

        大遍觉堂的规模较为弘大,装潢上也更加花心思,因此气势上显得更为磅礴。“大遍觉”是皇帝赐予玄奘法师的尊号,意思便是完全觉悟者,旨在表扬玄奘已经到达菩萨境界的高深造诣。

        走进堂内,何子安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尊慈眉善目,端坐中央的玄奘法师像,它由青铜铸造而成。铜像面前的镀金宝塔中,还供养着他的项骨舍利,也就是他的头盖骨。而在坐像后面的汉白玉雕,描述的则是弥勒说法图。

        而在西、北、东三壁上的壁画则分别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时空概念,以深层次的内涵表现了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宗教背景,体现了三个时空的佛教文化核心思想。

        看着刘晨参拜完玄奘法师,何子安领着他来到了左手边的西院“光明堂”。

        这个装潢华丽却古朴的殿堂内刻有铜和木雕壁画三壁,这些精美的壁画讲述了玄奘法师从出生到出家,从西行取经再到回国的过程。

        玄奘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多个地方,长途跋涉前往佛国印度。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目的地之后,“那烂陀寺”的住持戒贤长老亲自接见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