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地人三皇总述
“天皇氏”继盘古后,就生活在良渚古城中莫角山台址上。“天皇氏”,姓望,名获,字文生;号天灵、防五、天雾“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约公元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是创世大神盘古氏的儿子,“地皇氏”的父亲,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第一位部落首领。
“地皇氏”是“天皇氏”之子、“矩灵氏”的丈夫、“人皇氏”的父亲,“五龙”之一。约公元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
“人皇氏”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约公元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
“提挺氏”,号黄神氏。约公元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的父亲。相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就是“提挺氏”转世。
“通姓氏”号皇覃氏、离光氏。约公元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通姓氏”是“提挺氏”之子,“有巢氏”的父亲。
“有巢氏”号大巢氏,华夏族人。“有巢氏”曾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古城。后来迁都于凌家滩古城。“有巢氏”后期将都城迁往巢湖市凌家滩古城,建立了有巢国。自此良渚古城遂废,良渚时代结束。“有巢氏”开创了巢居文明。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成为华夏文明的引领者。
据《易纬通卦验补遗》所说:“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即“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同德,身份极为崇高尊贵。《河图》记载:“五龙见教,天皇被迹。”“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灵。”“天皇氏”为龙祖、五龙之首,所以后世子孙以“龙”为图腾。
“中地皇”在“天皇氏”世代传数万年之后就到了中地皇时期。历史上关于“中地皇”的记载并不多,故其详细的历史踪迹,更是无处可寻。
“中人皇”已是数万年后的君王了。“人皇之时,分治九州,此九州乃远古时期的九大州,亦即全球”。“中人皇”之后,历经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据说禅通纪始于伏羲,疏仡纪始于黄帝。
“后三皇”燧人氏被后人尊为“后天皇”。在燧人氏之后,伏羲氏、女娲氏、有圣德,分别被尊为“后地皇”“后人皇”。后来,到了唐朝时期在《三皇本纪》中又重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远古部落首领的历史故事。
“三皇”自古以来都有不同说法。《帝王世纪》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中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但是在《尚书大传》中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的记载,同时在《风俗通引》、《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中也有类同的说法。《运斗枢》、《元命苞》等书中记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民间神话中造人的女娲。《纬书》中将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道教又将“三皇”分为初、中、后三组:“初三皇”为人形;“中三皇”为人面蛇身或人面龙身;在“后三皇”中又将其描述成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为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为牛首人身,即神农。
……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