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毗沙门天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毗沙门天 (1 / 4)
        塞下春深,天暖要比内地晚半个月,有的年份可能要晚一个月,至少要到5月底6月初,才有豆类上市,然后才有粟、黍、稷、大麦、小麦、胡麻等粮食先后上市,现在正是青黄不接,最难熬的季节。

        三郎君单骑闯山,给神武川带来了短暂和平,春播顺利进行,诸部青壮不用持弓矢作战,都投入到翻耕播种的劳作之中,加上风调雨顺,今年丰收可期。

        这是为咸顺十年的南征之役还债。

        塞下男儿为天子出征内地,土地无人耕种,羊群无人牧养,造成府库空虚,家家都无余粮,边塞就像一匹即将被溺亡的马,太需要喘息了。

        好在沙陀军在徐泗之间掠夺了大量钱帛,可以在太原市、洛阳市、长安市上采买粮食。

        虽然遭到了各地官府的百般刁难,但总有些收获,加上大同军调拨的军粮,牙城粮库还是有少量存粮。这是整个沙陀军的救命粮,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新城市上哪里有粮食,和鞑靼交易,只能动用牙城粮库存粮。

        这也是恪用必须立即回新城的原因,他要说服秦老夫人和沙陀军使王友金,用救命粮援助鞑靼部,这等于是割自己的肉帮助他人,当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沙陀人明白,朋友永远比粮食重要,没有朋友的沙陀军,保不住神武川。

        沙陀王氏最终还是决定卖给鞑靼部2千石粮,虽说相对于鞑靼人的皮货,这些粮食实在是不多,但在这个塞下最艰难的季节,鞑靼人已经足够满意了。

        沙陀军的努力,换来了宝贵的和平,也在长城内外赢得了巨大声望。所有人都在想,如果没有神武川的沙陀军,此时长城内外已经打成一锅粥了吧,可是在人民最痛苦的时候,大同军在哪儿?

        进通想不到这个问题,他能想到的,是因为养父的努力,使他可以安心经营他的果园,享受耕种的快乐。如果说有什么梦想的话,就是有一天,他的果园闻名塞下,最好能传到塞外,让美丽的呼兰知道他的能干。

        4月初,足足4百车粪肥已经堆积到木塔山下方圆百亩之地,沙陀小儿按照进通的要求,一排排、一行行的堆积整齐。

        而对岸的新城也焕然一新,不过不少新城人对城内新鲜的气息十分不适,只是看在铜钱的份上,才没有狠揍出力干活的子侄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