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十万难民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0 十万难民 (1 / 2)
        眼看就到了年底,鄂西地区还是迎来了流贼大军的侵袭,先是襄阳所辖的几个县城被攻破,接着就是天沔和荆州,几乎两个月不到,流贼便在鄂西杀了个来回,以张献忠为首的几路流贼号称三十万众,趁回身之际,将襄阳府团团围住,就在方孔炤急急从湖南各地调兵之时,流贼却迅速撤离,又一头钻进了陕西,直气的方孔炤恨不得杀了襄阳守将。

        对于西路流贼的动向,陈墨是知道的,他也一改之前的计划向方孔炤暗示过,只是方孔炤太相信驻守襄阳的兵马了,所以才让流贼拱了自家菜地,虽说那些流贼只是攻破了几个小县城,但是沿途的村镇几乎大半都被劫掠,寒冬腊月,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间,那些没有了钱粮的百姓如何能抗的过去。

        相比于英山县城一万人的生死,三府之地上百万百姓的生计就容不得方孔炤忽略了,他先是向朝廷禀报了此事,但是并没有将实际情况如数上报,而流贼的自行离去也被他写成了在自己的奋力搏杀下才击溃了流贼,又因为被祸害的各府县官衙都与此事脱不了关系,所以他们的奏折出奇的一致,而这样的奏章,朝廷居然也信了,崇祯给方孔炤的密旨也就是让他尽早恢复民生,除此之外,就没了!

        作为一个长辈,方孔炤可以说是非常称职的,有好处他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陈墨,而不好的事情,他都是将陈墨撇开,所以即便陈墨发现了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能吏,也依然非常敬重他,毕竟方孔炤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庸官,而绝非是贪官污吏!

        方孔炤能想到的办法都很官方,其有效程度就不必多说了,朝廷那边一根毛也没拨给他,湖南那边也只是象征性了运来了几百石陈粮,湖北的其他府衙虽然出的多了点,也只是杯水车薪,于是方孔炤怒了,至少在陈墨见到他的时候,远在门外就能感受到他滔天的怒气。

        “伯父!”

        陈墨行了个礼,便站在原地等着方孔炤开口。

        “坐吧!”

        待陈墨刚坐下,方孔炤叹了口气道。

        “哎!悔不当初啊!当时要是听你的,就没现在这事了!如今...哎!...”

        “伯父!这事其实也不怪您,即使当初您让潘中阳严密防守,结局也是一样的,流贼五路人马都是从襄阳方向进入的,就算是瞎子,至少能听见动静吧!他之所以不管不顾,就是因为他心知肚明,如果他真的带着他那两万人去阻击流贼,我估计咱们现在恐怕连这个西路的门脸都没了,既然朝廷不追究此事,而且死伤的百姓也不多,我看咱们还是尽快的将那些人安顿好,免得到时候**,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这个我知晓,所以我今天让你来正是为了商量此事!”

        “伯父有何计划只管吩咐就是,侄儿唯伯父马首是瞻!”

        “好!也是时候让那些蛇鼠两端的狗东西见识一下我座下标营的军威了,国文,你即刻回营,点八千将士,所有甲器兵仗都配制最好的,给你两天时间准备,两日后随我一起巡查湖广,我到要看看那些狗东西是不是真的无米下锅了!”

        “遵命!”

        游击营的兵额实际上已经严重超标了,随着时间的消逝,江汉平原上的难民与日俱增,为了寻求生计,他们便纷纷涌向其他府县,虽然在方孔炤的命令下,各地官府都有搭建粥棚布粥,但是因为人心的不同,有些地方的官府完全是敷衍了事,所以导致大量的难民冻饿而死,也不知道是谁散布一条消息,说是黄州有个游击营,只要到了那里,便不愁吃喝,于是,得到消息的难民们又纷纷勒紧了裤腰带奔向了黄州,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陈墨走后的十多天。

        留守游击营的是张攀和梅俊杰,此时的营中只剩下了两千新兵,面对越聚越多的难民,张攀一边将新兵调集起来围住了营地,一边和他的堂姐夫冯兆麟商量着什么,直到梅俊杰和黄秋燕也参与后,四人才初步拟定了一个计划。

        按照方孔炤的说法,他控制不了这么多难民,所以只能任其去往其他府县就食,各地府县分摊之下,便能熬到来年开春,到时候这些人再回到他们的村镇,只要恢复了耕种就不用担心没饭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