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8章 那就起飞吧 (1 / 3)
李世民听到许博文的答复以后,心里面稍微舒服了一点,尤其是他说的由张诺掏出来的新零件,给了李世民很多的信心。
其实张诺也是没办法,很多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其实都是工业实力的体现,就一个最简单的,装燃料的罐子,要保证在加压情况下不渗漏不说,还得扛摔,别磕磕碰碰的就坏了。
最开始的时候,建设的第一架热气球,许博文等人用的是工匠们手工弄出来的陶罐,而且是从几十个陶罐当中选用经过反复测试的一个渗漏情况最低的。
连燃料罐都这么麻烦,那就更不用说喷嘴以及加压装置之类的东西了,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成果,其他方面现在没到程度,说生产不出来就绝对生产不出来,这不是嘴硬着说要大干特干就能弄出来的。
为了保障自己这些硕果仅存的优秀科研人员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中途夭折,同时也是让他们以后能更加安全的研究天空以及飞行的奥秘,张诺花了大价钱给兑换出了一整套后世的热气球燃烧装置。
有了这些东西在,那整个热气球的飞行安全程度起码提升了十倍都不止。
也正是在那之后,整个飞天项目组的人基本上都上去飞过一两次,要不是燃料补充非常麻烦,恐怕他们会天天会飞上去研究点什么。
此时他们用的已经不是张诺给出的燃料了,而是通过对原油进行提纯、蒸馏等工序提纯出来的煤油来作为主要燃料。
这东西只需要简单的蒸馏就能生产出来,制备难度比较低,同时燃烧性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凝固点是零下四十度,算是目前来说最容易到手的燃料了。
汽油的话,那东西制备起来实在是太麻烦,没有一定的工业水平就是开玩笑的存在。
不过这东西的原料比较麻烦,张诺都没想到居然在平壤道境内有这种天然的地表就能开采的原油湖存在,还是地方官员看到这东西可以燃烧,但是烧起来非常麻烦在平壤城里开会的时候当做趣闻无意之间说出来的。
张诺听闻之后惊为天人,立马派人过去进行最原始的开采,然后运到研究所这边来。
虽然暂时张诺还没有弄出内燃机的打算,但是拿来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还是可以的嘛,毕竟技术储备永远比现有技术要高出几个级别嘛。
话说回来,既然李世民两口子都要往天上飞,那么作为此地的项目主管,许博文自然也得陪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