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陪都长安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一章:陪都长安 (2 / 2)
        古时候其实是用“料”来判定船只吨位,不过因为吕哲推广新的计数单位,现在民间或许还会在使用老旧的计数单位。官方则全面采取新的计数单位说法。单位换算下来,一料是零点三二五吨,考虑到古人对数量单位的严谨问题,五百吨其实就是差不多一千五百料左右的船只。

        五百吨的船在现代只能算是小船只,最多的就是各条nei河上的舶船,又或是近海的渔船,现如今五百吨却称得上是比较庞大的船只了,毕竟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正在服役的最大吨位船只也就是二千八百吨。

        南陵位靠长江,十余年的时间已经享受到来自于水运的便利,想要建造陪都长安不但是吕哲下意识会考虑水运。一些文武臣工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

        最想要了解的那一部分李斯进行了说明,那么疑虑也就剩下不多了。

        “周边水利基础liang好,陛下……是不是……”张liang一直在观看山川舆图,很是可惜的说:“考虑不占农耕用田。将位置向西再挪动一些?”

        农耕需要用水,轵道周边的水系多,意味着被开发出来的农耕用地也就多,看看水系地形大概就能明白。这里的地形很明显适合再开挖建设一条渠,开发新的产粮地。古时候只要是有一个“渠”,基本上就是属于人工挖掘而成。并且一定是关乎到农耕用水。

        很多人听到张liang的话都是蹙眉,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这点,可是也只有张liang直言而谏。

        关中有粮仓,第一粮仓就是郑guo渠周边,涵盖近千里面积的产粮地;第二粮仓就是后面由汉室挖掘新建的渭渠,位置就在轵道往东的渭水边上;另外还有多chu人工开掘的水渠,如成果渠、灵轵渠、六辅渠等等,无一不是为了增加产粮地而先后修建。

        民以食为天,可以吃饱才能使得民心不乱,民心安定guo家自然就稳定,显白的道理只要有点见识就能体会得到,那么产粮地的增加重不重要?

        “帝guo南疆多有粮仓大地,近些年中原、关中等地的粮食大多是从南疆运输。”张liang一脸的诚恳,说道:“可是关乎运输总会有所损耗,各地农田能增加一些总是好的。”

        张liang说得在理吗?没人能说张liang说的不对。可是很多事qing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看起来有益的事qing也不是真的有益。

        一个guo家的地皮很广,guo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事qing,既是所谓的“天下苍生”。guo家的统治者会进行规划,许多时候是根据执政需要来对某件事qing来确认是否该做,不是那件事qing做了有没有好chu。

        同样一件有益的事qing,可是不符合当前的执政需要,guo家哪怕是明知道那件事qing做了会有益,可是为了大局布置仍然会选择xing的无视。

        帝guo中枢不知道产粮地越多越好吗?他们不是傻瓜,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点。可是对于中枢来说,他们考虑的不止那么简单。

        guo家财政不行的时候,选择哪里基本是要看迫切xing,但是财政充足却依然也是有选择xing,限制但不bao括地区和更复杂的事qing。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