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1 / 2)
大魏国,地理山川,延绵起伏,河流呈大开大合之势,奔流入海,在大魏国治下,五十九城三百八十五郡,村落何其繁多,治域良官数以百计,且国境面积广阔,以百万公顷良田称之,也不为过。
南郡,西黄山,靠近大魏国边境的最大山脉,飞禽走兽,来回穿梭着,恰似欢愉的孩童,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身处其中,必然心旷神怡,是养神静心的绝佳良地。
山脉之下,几千人的冽云城,清晨是恬静的,是雾霭朦胧的,穿城而过的河面,静如处子,河水清澈见底,就像一面澄碧如镜的水镜,能映出远处翠绿的山,且碧蓝的水,折射出小城周围水墨般朦胧的一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扁舟,一只挨着一只,城中青石大桥之下,不时有一叶叶扁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下,来回交错。
“哥哥!吃早饭了。”
陈旧的四合院中,晨露从灰瓦屋檐尖低落,水珠在青石阶上四溅而起,正房客厅中,一女子拨弄桌上粥食,那女子有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对着自己兴奋的一笑,眼睛弯的像月牙儿一样,仿佛那灵韵也溢了出来。一颦一笑之间,高贵的神色自然流露,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清雅灵秀的光芒。
“好的,清妹!”随着声音落下,门外便响起脚步声,随即走进一男子,其长相俊秀,虽然年岁不大,但脸庞之间略显成熟,眼神之中流露着坚定忧伤之色,实难想象其经历了些什么,这男子叫苏玉恒,而他口中的清妹,叫作林清莹。“对了清妹,你今年二十一了吧!”
“是的,哥哥!”面对苏玉恒的话,林清莹笑着回到,苏玉恒也轻轻一笑,“不知不觉间,清妹都成年了。”十三年前,族内遭遇灭门惨案,侥幸逃脱出来,后来二人便带着族内的大批银钱,颠沛流离的来到了这冽云城,在冽云城内,买下了这院落,过着鲜为人知的日子。
“十三年了,清妹我们也该行动了,”
苏玉恒轻笑之后,神情立马镇定下来,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十三年的时间,终究是抹不平他心中的灭门之恨,誓要为当年之事平反。“行!需要带些什么东西,十三年时间,都习惯了这里,突然要离开,还有些舍不得。”
“我知道你心有不舍,但家仇不得不报,为了九泉之下的冤魂,就算对方是天王老子,我也要将其拉下云端,踩进泥里。”苏玉恒的母亲与林清莹的父亲是亲姐弟,而苏玉恒自从出生就在母亲家生活,故此和林清莹相交甚好,灭门之案是两人的共同目标。
“我依稀记得当年秋琳姑姑在临终时,嘱咐我们远离朝政,可我们没有丝毫头绪,该是如何啊?”
想起当年之事,林清莹也不知如何下手,当年那事来得突然,没有半分征兆,根本来不及思考,苏玉恒闻之,思索半响,道:“既然母亲如此嘱咐,我们便反其道而行之,想必祸源之根本,与朝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妨就去京都走一走。”
话音落下,林清莹便轻轻点头,无论苏玉恒要如何做,她都无条件的跟随,只要能为全家四十多条人命平冤,无论有多少苦难都已经无所谓了,此时的两人,虽然手中平端粥碗,但目光却望着门外的天空,且目光略显深邃;苏玉恒在冽云城生活十三年,并非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广交人脉,牢记兵书诗集,苦学武艺,韬光养晦,要与人斗心计,若不自强难挡敌手,其才名也是小有的,曾经在南郡的文坛内,对苏玉恒如此形容。
“异乡他客少年郎,志坚意强任劳怨。”
“见微知著思长远,玲珑心窍玉公子。”
两人用过早饭之后,就各自忙碌而去,十三年的生活用度,自然单靠他们当初所带的钱银是不够的,苏玉恒和林清莹来到冽云城,身为哥哥的苏玉恒只有十三岁,为了在这冽云城立足,他忍气吞声的受各方打压,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勉强在罅隙中争得一丝空间,他在这个年纪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压力。
“少主!你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