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留侯之隐,兵仙之阵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留侯之隐,兵仙之阵 (1 / 2)
        在太学之中,张兼如同隐形人一样,观阅历经秦末之乱以来,由丞相萧何尽心竭力保存下来的七国孤卷,虽然大部分是由秦篆抄录而来,六国文字较少,但任旧具备极大价值,而且吸引很多百家势力的目光。然而大部分百家子弟没有资格进入太学之中观看,除非其主动加入汉庭,为汉朝效力。

        而像张兼这种则是由长辈举荐和担保,以普通百家弟子的身份加入。毕竟其进入太学之前的真实身份不需要隐瞒,作为一个残存下来的长老之子,天赋不高,没有任何特别。因此大部分人第一想法,估计是其身为长老的父亲,希望借助太学,让其避开百派少主之争中的杀戮。

        但事实上,谁也想不到是张兼在知道先秦典藏副本将由太学保管后,主动选择加入太学,而且虽然太学之中只有大汉宫廷藏卷的百分之一,但其中包含自殷商以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圣贤和圣人境界的学问和思想,对于身具圣贤境界的张兼而言,无意于良师益友。

        对于张兼而言,在借助圣贤气运将自己身处之地化为领域之后,如果在自身修为上没有达到圣贤境界的,都不会发现张兼的存在,而且会下意识的远离其所在区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张兼通过典卷竹简之中的言论,牵引圣贤遗留下来的不灭的精神意志,在张兼的领域之中凝聚出圣贤虚影。

        张兼借此与圣贤虚影交流论道,刚开始,张兼常常被昔日圣贤的道影响,常常落入化道的险境,多次遭逢身陨入魔之劫,而且每次论道之后,都口吐鲜血,脸白体虚,不得不修养半个月,必须依靠吞噬大量灵物和药膳来修复自身。而论道的时间也从最开始不过数秒便显得难以为继,在持续半年后,才勉强做到论道半个时辰。

        而张兼得到的好处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其意识海中凝聚出一条虚幻的先天道根,同时开辟的周天灵窍在论道的过程中,得到淬炼,灵窍开始扩大和得到蕴养,其中凝聚的神魔本源都开始衍生相应道纹。

        而某天,当张兼难得出现在授文馆时,听到不少官宦子弟在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当今陛下打算换掉太子,想要扶持其最宠爱的姬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上位。”

        “而且,为了此事,陛下还曾尝试的问询过如张良,萧何等大臣的意见,虽然听闻获悉此事的武将都保持缄默,但不支持的态度也比较明显。”

        “毕竟当今太子虽然性情温和,比较懦弱,但并无操行不端,为人谦恭有礼,更重要的是身为嫡长子,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

        “听闻,为了此事,吕后专门召见了留侯张良,详谈了半个时辰,后来吕后竟然请出了商山四皓,彻底打消了汉皇的易储之念。”

        一个显得比较富态的小胖子,一脸倨傲的说到“还有一件事,估计诸位还不知道,留侯已经上书告老归隐。”

        “为什么,难倒是感到插手皇家之事,必留后患,提前归隐,避开危机。”

        “听说,留侯是因为终于实现昔日之志,复韩,破秦二种夙愿也得以实现,想要归隐以偿儿时求仙问道之念。”

        “留侯,何许人也,固然有避开皇家之事,以求安度余生的想法,但对于求仙问道之志估计也是真的。”

        在听到留侯已于数日前隐入终南山,张兼心中一动,迅速从杨朱一脉的信息渠道中得知罪脉四主脉之一的器脉,因留侯身上的太公玉圭而出动,而道家也觊觎其身上的阴符书原本,派出高手争夺。

        想到,张良在历史上成功归隐,并全身而退,但随之似乎道家也因此遭受重创。而且张良估计归隐前试图毁掉道家势力在汉庭的根基,但估计感觉到,道家对汉庭高层的影响已成,如果妄动会因此波及之后数代帝王,因果太大,自己估计到时候难以顺利脱身,故而选择放弃。

        为了见一见当世谋圣,张兼借助杨朱一脉的渠道,提前赶到张子方的设伏之地。之所以可以顺利推演出张良的谋划之地,是因为张良虽然隐退,但自身气运始终与王朝气运有所牵连。

        故而,张兼借助自身气运,勾连开国龙运,观测到此地与张良有些许关联,且此地有杀伐之气凝聚的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