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少年胸襟方开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少年胸襟方开张
  却说狼灾到了株句轲的大帐中,株句轲正端坐着等待着狼灾的到来,手里捧着一本贾诩方才留给自己的《春秋左传》详读着。见到狼灾风风火火的闯入大帐中,株句轲不由得又被贾诩近妖的智慧吓到……

  几个小时前,贾诩在株句轲大帐中和株句轲谈妥了自己回归凉州的事宜之后,本来株句轲忙着回去和老巫医禀说此事,但是贾诩神神秘秘的拉住自己,和自己说了一远一近两件事,第一件是贾诩自己对于九歌部落的想法。贾诩讲:株句轲不同于檀石槐,先王檀石槐是枭雄,可惜生错了时代,错过了这个大乱之局面,所以有争霸天下之心,但没有抢夺汉土之命。株句轲不同,株句轲是英雄,安家立身生黎民百姓才是株句轲所为,株句轲暗暗想了想,贾诩所言不错,自己虽说满腔热血但是铁汉柔情,完全没有大哥的杀伐果断,所以九歌部落落在自己手上完全是保全有余,进取不足。贾诩也不理会沉默的株句轲,贾诩说,株句轲虽然不老,但也有四十多了,人生古来六十稀。九歌的下一代中,魁头鲁莽而计谋不足,步度根为人刚强睿智但是自大不能容人,结化更是平凡不足奇。如果九歌部落还想要发展,想要进步,就都要把未来寄托在狼灾身上,狼灾虽说年纪小,但是想法出众,儒礼但不腐,有勇力,有急智,心怀宽广且善于用人,手下的孤儿们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有了自己的特长。所以株句轲只需要保守九歌不受损害,等到狼灾年龄足够,九歌的第二春自然就会来到。所以当务之急是株句轲需要进步,故贾诩留下了两样东西给株句轲,一样是株句轲手中的左氏春秋,里边详细的记载了不少的故事,蕴含着几百个大道理,只要能够领会,株句轲在想要草原上保全九歌绰绰有余,另一本是有着自己精心注解的《孙子兵法》副本,这两样都是十足的宝物。

  第二件事是贾诩料到了狼灾必会在自己收拾东西时察觉到自己要离开,为了不让狼灾犯傻,所以贾诩自己有办法将狼灾留在九歌部落,直到自己出云狼山去,株句轲所要做的事就是在自己的帐篷里将狼灾困住最少半柱香时间,然后到了狼灾再次提起要去追赶自己时,那就凭株句轲发落了。

  想到这里株句轲不由得暗暗发笑,贾诩当真是鬼才,自己就期待着贾诩如何将狼灾留在这里了。

  “狼灾,你如此风风火火所为何事呢?”株句轲故作不知的问道。狼灾也不废话,直白得到:“叔父,贾诩乃我师,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现在我父冒着危险要从动乱的汉朝边境回去凉州,身边没有一个人护着他,所以我要尽一个儿子、一个学生的责任,我现在就要带着人手护送他安然无恙的回去,请叔父不要阻拦。”说完后狼灾大喇喇的跪了下去,身后的陈思远和胡然看见狼灾下跪,二人也不由自主纷纷跪了下去。狼灾跟在贾诩身后早就讲诡辩的技术学的清清楚楚,所以株句轲一时之间竟没了反驳的办法。正当株句轲无言之际,自己的眼神忽然看见了手中的《左至春秋传》,不由得计从中来,眼睛咕噜噜转了几圈后,开口道:“既然你说贾诩乃你师父,那我就考考你贾诩传授的东西你又学了几分。”随便翻了一篇后摇着头活像个老学究开口问道:“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不等株句轲慢悠悠的念完,狼灾忽然开口道:“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讲的是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予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是宝物,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当作宝物,你把玉当作宝物,你如果把玉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脆拜行礼告诉说:“小人怀带着这块玉璧,不敢走出乡里,我交出这块玉来请免于死。”子罕把这块玉放在乡里,让雕玉的人为他雕琢,使这个人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告诉世人,“不贪”比富裕更加重要。”

  只见狼灾身后的陈思远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胡然也是不置可否。唯有株句轲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狼灾,株句轲方才只来得及看了一眼贾诩后文的注释,竟然和狼灾说的一丝不差。株句轲不相信的又随便翻了一篇,这一片就连贾诩也没有注释,想是贾诩也不太敢对这篇的理解抱十分把握,随后开口道:“好,这个算你歪打正着,我再考你一个。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听到株句轲读的书文,狼灾嘴角微微一笑,《曹刿论战》,相信每一个上过高中的二十一世纪高中生都不会不知道的文章,随后开口道:“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讲的是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鲁庄公的目光短浅。虽然鲁庄公没有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的向曹刿请教。所以叔父要向曹刿学习,民生好了,部落自然就强了,我九歌部落人少且生活技能单一,人人穿素布,食肉糜,现在混进来的两万汉人足以将九歌十万人改造成勤劳、聪慧的民族,希望叔父抓住机会,大力发展民生。”株句轲沉默了,霎时间满脸铁青,株句轲身为部落单于竟然被黄口小儿说的哑口无言,更不要说自己竟然觉得狼灾说的很对,株句轲不说话,只是拿起手边的朱笔,在这《曹刿论战》上画了一个醒目的圈,随后合上了手中的《春秋左传》。

  对着狼灾开口道:“狼小子,真是几日不见,让叔父对你的映像大有改观,想我刚刚从汉边归来之时,你还文文弱弱,活像个被冬老虎快要吞噬的小羊羔子,再看看现在的你,又像是个刚刚出生的小牛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着身体也越发强壮了。怪不得你老师对你如此看重。”不得不说,株句轲的想法变了,起初自己还想要将年幼的狼灾留下来,因为只有在九歌部落里狼灾才是安全的,才是被保护的。但是看到狼在现在自信满满,颇有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株句轲突然想到鲜卑的汉子何时需要保护呢?檀石槐十岁驯狼,株句轲十八岁就能以一敌十。只有风雨过后的狼崽子才能成为真正的狼王。随后株句轲也不多讲,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狼头符扔给了狼灾,叫狼灾自己去狼营里挑五十人带着。随后挥挥手,示意狼灾自己去决定。狼灾感激的看了一眼株句轲,起身正要去狼营中挑人,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眼花,不由得一头向着地下栽去,身后的胡然见狼灾晕倒,也不含糊急忙翻身躺在地下给狼灾做肉盾,一边的陈思远却是伸手一搂将狼灾揽在怀中。恍惚间,狼灾眼前出现了贾诩桌子上的三杯热茶,不由得一阵苦笑,随后晕了过去……

  此时云狼山通往外界的山沟里,一辆马车踢嗒踢嗒向着汉边驶去,驾车的是一个半大书童,车架周围围着五六个护卫。贾诩正一脸落寞的坐在马车上,回头又看了一眼夕阳中的鲜卑营地,贾诩给狼灾下的迷药是自己傍身之物,得自一位神秘医师,本就不多,现在全部都吓到了狼灾的热茶中。想到这里贾诩不由得眼含热泪的在心里默默对着狼灾说了一句又一句再见,转身坐正了身子,拭去眼眶中的泪,拿起自己手中的书籍,开始整理自己的心情。

  翌日凌晨丑时,狼灾缓缓从睡梦中清醒,却见身边李氏、株句轲以及步度根来回踱着步,满面焦急,他们身后胡然、陈思远以及一众孤儿们也低着头一言不发。狼灾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阵阵晕眩还是没有散去,又想起贾诩此时怕是已经离开了云狼山,慌乱见狼灾急忙起身,向着身边的问道:“叔父,此时是什么时候了?”株句轲一脸尴尬的道:“此时大约子时已过,怕是丑时了。”狼灾慌忙下床,对着陈思远说:“远哥,你速去狼营点人,备足清水、干粮,我们即刻出发,片刻不停,赶在明日清晨就能追到老师。胡然你去马厩点马,此事不用太多人,你我远哥再加上代木即可……”一边的李氏自然不会在这个关头去阻拦狼灾,只是关怀的问道:“灾,现在会不会太晚了?不如明早再去追赶?”狼灾自然明白母亲的担心,只是安慰的笑了笑道:“母后,其他事情还好说,唯有此事一刻都耽误不得!”

  狼灾一杯清水还未下肚,只见大帐外乌压压站着五十来个身着黑色夜行汉服,牵着骏马的汉子已经肃穆的静立着。对于这一支父亲训练出来的队伍狼灾自然是相信的,对着面前的五十个人微微弯腰片刻后,胡然牵过来几匹骏马来,狼灾也不犹豫,利落的翻身上马。陈思远几人从小在草原长大,自然也不会生疏马术,纷纷上马后,狼灾将石剑挂在马侧,向着株句轲、李氏几人抱拳后策马向着贾诩离去的方向追去……

  星夜下,少年们玄服黑马,近百骑乌泱泱的奔驰而去,马蹄溅起的黑烟绵延直上,十岁的狼灾第一次奔赴大汉——这片未来一生为之竭力的地方。黑色的眼照亮茫茫前路,手中的剑挥舞起灿烂的年华,我必将自己的满腔鲜血洒在中华的土地上,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华夏。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