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夸奖
作为一个领导,到了一定位置,就要做判断,事情到他这里就要有个结果,而要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文竹正是有了之前的经历,才有把握座现在这个位置。
对于今天车间的事情,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正是因为处在这个马上就要量产的关键时期,这件事情就变得刻不容缓,一旦处理不好或者耽搁,就会从几个车间员工的不满转化为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对立,到那时黑猫计划肯定就会陷入僵局,本来就是在不断的和时间在赛跑,如果因为这样耽误了,就不是早几天玩几天的事情,而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十个创业的人有九个失败的,不一定是领导者无能,也不一定是没把握住时机,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创业就像唐三藏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这些困难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有可能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当时大家都不当回事,慢慢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等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恰恰是影响最大,处理成本最高,解决最困难的时候。文竹做过质量管理岗位,在质量管理中有个1:10:100的原则。用价值来理解的话,就是如果你在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马上处理,只需要花一块钱的成本,如果等到问题扩大点在处理,成本可能就扩大到十块钱,要是放任不管,任由事态发展,等到所有人都意识到问题都严重性时在处理,就要花一百元才能解决。
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巢的道理大家都懂,可要想真的做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都是亡羊补牢,甚至连这点都做不到,也许只有通过一个个的教训,才能真正让人明白。文竹就是从开始的后知后觉中不断成长为防微杜渐的。
经过一番思考,文竹确定了处理方案,主要考虑有四个方面。
第一,武文斌这边已经和他挑明了,估计他现在应该不敢在搞小动作,肯定就是撒手不管了,他也不可能去李总那里告状,以他的级别,肯定不会范这种低级错误。暂时可以忽略他。
第二,高志,有经验,技术好,管理有手段,缺点就是做事欠考虑,争强好胜心强。对于他,需要适当的敲打但不能太直接,毕竟他的大方向没有错。而且这个时候,为了确保生产稳定,也只能保他,树立他的威信才行。
第三,车间员工,对于那几个心里不服而且去告状的人,要以教育和辅导为主,这里说的教育,是告诉他们遇到不合理的管理时,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去申诉,而不是通过越级打小报告的方式,更不是秋后算账的方式。至于辅导,还是要让他们以生产任务为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能为重。
第四,其他部门,其实其他部门虽然是旁观者,但心里肯定是向着老员工的,而且高志这次做的也确实是有失当的地方,所以难免让他们心里有些抵触。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高志做出一些姿态了。至于怎么做,就要讲究技巧了。
文竹叫来小张,让他去把高志叫过来。
高志一听文竹叫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也是憋着一肚子气,进到办公室就要开口申辩。
可是文竹没等他开口,上来就说:“高志,很不错,办的很好。”
高志一听以为是说反话,心里更没底了,又要开口解释,可是文竹还是没让他开口,又说到:“我刚刚看了这两天的产量,都高于我给你定的任务,也高于我的预期,看来你在车间管理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本来我以为让你带一些老员工你会搞不定,看来我是低估你了,不错,做的很好。”
高志本来就是准备好挨骂然后还想着怎么解释呢,可现在被文竹这么一通表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不过毕竟表面上还是表扬的话,也得客气几句:“谢谢文总的肯定,现在时间还短,接下来的几天产量还能增加。”
文竹:“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文竹说到这里,也不在说话了。
高志站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在给自己时间解释呢,刚要开口,又觉得不对,文竹上来就表扬自己,并没有批评,也就是说他并不想批评自己。但找自己上来如果只是想表扬自己,那也没有必要呀。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开口说道:“文总,其实现在之所以有这个产量,与您的正确领导,还有其他部门的配合和车间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文竹听到这里,抬起头看着高志。出乎自己的预料,高志这么快就开窍了。这点让文竹很是欣慰。
文竹:“有能力,懂技术,还不贪功,最主要的是可以,,,嗯,好,好,好。你先回去工作吧,好好干。”文竹这一连串的说了好几个好字,让高志都有些受宠若惊了,特别是听到那句“最主要的是可以,,,”,虽然话没说完,但高志也想到了,应该是想说领会上级意图,不过这句话确实不适合从领导口里说出来,不过这也和说出来差不多了,这点也是领导对下级最大的认可了吧。
高志这是心里已经美开花了,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傻呵呵的就推出了文竹的办公室。路上见到谁都觉得那么顺眼,就连到了车间,也没能恢复他往日的严肃表情。车间人看到他这样,还以为他得了多少奖金呢,纷纷私下议论起来。
文竹这边也是对能招到高志这么有悟性的管理人员而感到高兴。
在文竹看来,学历是重要的,因为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学历至少能够证明你在某一个领域接受过基础的学习,并能够取得学校的认可。但这也只是初步的判断,学历不能和能力强画等号。
相比于学历,文竹更加看重个人能力。在文竹看来,学历是敲门砖,只是进入某个行业的资格,学历和能力不能划等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