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走进药水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走进药水弄
        1979年被称作知青返城年,千万知青大返城,在这一年拉开了序幕。回城后的知青,大多已过二十五、六岁年龄,首先要面对的是成家立业,最紧迫的是就业问题。国家为此出台了一项政策,在职工人退休后,可以让自己的子女顶替进单位。这项政策为广大回城知青,打开了一扇就业的大门,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工作,在未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下,纷纷选择提前退休。

        在最近一段日子,海福的班组里,几乎每个月都有老工人退休,他们大多还未到退休年龄,为了回家的子女能够进厂里工作,都提前办理了退休。这天早班还未下班,班里的工会组长通知海福说:“今天下班后要送退休工人,下班后在老地方集合。”

        欢送退休工人,不仅是对退休工人的尊重,更是褒奖他们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每个退休工人都能享受到的待遇,是工厂里的一个传统。要知道解放前的纺织厂工人,他们除了遭受资本家的剥削,还要遭受人格上的侮辱。那时候工人每天下班前,要经过“拿摩温”和“抄身婆”的搜身,方才可以出厂门。上海解放后,所有的纺织厂首先废除了搜身制度,工人阶级开始当家作主。后来成立了工会组织,工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欢送退休工人回家颐养天年,是工会创立的一项制度。老工人都把退休当做一桩喜事,他们批准退休后,先要在车间里发喜糖。在回家这一天,要是路途较远的,工会里通常安排一辆卡车,敲锣打鼓送退休工人回家。

        今天欢送的是班组里的一位挡车女工,她有一对儿女从农村回来,丈夫前些日子退休了,让儿子顶替进单位,现在她要让女儿顶替。这位女工是车间里最节俭的人,她平时去食堂里吃饭,自己带一瓶乳腐,或者几根酱菜下饭,连二、三分钱的蔬菜也舍不得买。这种节俭程度,全厂可能找不出第二个,因而大家背地里都叫她“苦姥姥”。

        海福和王家福来到集合地点时,班组里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苦姥姥今天穿一身新衣服,胸口戴着一朵大红花,双手捧着工会颁发的“光荣退休”镜框,笑呵呵同大家招呼。她家住在药水弄,步行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因而工会里没有派车。工会组长已准备好了锣鼓,敲打锣鼓是男工的活,每个男工拿起一件,敲打着走出厂门。

        几十个人走出厂门,过了苏州河上的桥后,王家福对海福说:“前面不远就是药水弄,你从来没有到过,等一会上我家去?”海福点头说:“那好啊。”他俩一路说话时,离苦姥姥家已不远,工会组长让大家排好队,捧着镜框的苦姥姥走在头里,男工们卖力地敲打锣鼓,一路上“咚咚锵咚咚锵”。

        走进药水弄后,出现在眼前的是密密麻麻的,破烂低矮的房屋,稍好一点的是新建的,煤渣砖砌墙的二层楼房屋。虽然是睛天,路上却坑坑洼洼,到处泥泞得很。一行人七拐八弯,拐过无数个窄小的夹弄,终于来到了苦姥姥的家门前,她的家也是破烂低矮的小屋。

        队伍在门前停下后,锣鼓越发敲得欢,苦姥姥的家人已在门前等候,周围邻居也一个个从门里出来,一下子围了一大堆人。锣鼓敲了一阵后停下来,苦姥姥的丈夫拿了盒大前门香烟,上前给男工敬烟。苦姥姥的几个儿女从屋里搬出凳来,因为屋里挤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向众人打招呼说:“怠慢各位,家里螺蛳壳大地方,坐不下这么多人。”然后端来茶水让大家喝,捧出一淘箩水果糖,一盘子云片糕,往每人手里分一把糖,分一块云片糕。大家边喝茶边吃着云片糕,海福这时想起了苦姥姥平时的节俭,感觉那云片糕有点难以咽下。

        工会组长这时对苦姥姥说:“大姐:你儿子、闺女都家来了,退休后要好好享福。不要老想省钱,该吃就应该吃,身体顶顶要紧。钱省下来有什么用?又不好棺材里带走,再说现在棺材也没得。”苦姥姥平时少言寡语,大家难得听见她开口说话,此时听了工会组长的话,她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嗯呢,有吃不吃猪头三,往后我也要想穿点个。”她的话引得众人都笑,工会组长对苦姥姥说了一番要保重身体的话,然后向苦姥姥和她的家人告辞。在大家离开时,王家福拉一下海福说:“你跟我走。”

        海福跟着王家福又七拐八弯,然后来到他的家门前。王家福家里的房子是幢二层楼的房屋,在周围一片颓败的破烂房子中,显得有点傲气。王家福骄傲地说:“这房子是去年翻造的,耗了我二年的心血。”海福问:“这房子怎么要造二年?”王家福笑着说:“你不懂呢,造这房子的煤渣砖,是我亲手一块块垒的。我骑辆黄鱼去附近的工厂,把煤渣一车车往家里拉,还去找化工厂,把人家厂里废弃的电石糊,也一车车往家里拉,回家后同水泥一起搅拌,用它来垒煤渣砖。二年里的所有星期天,我没有一天休息过,天天数着砖头,希望早日能凑够数,我足足数了二年。”王家福说这话时很有成就感,海福听了暗暗惊讶,心里对他十分佩服。

        走进王家福的家里,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王家福说:“我爸妈还没有下班。”海福见底楼屋子是一个厨房和一个吃饭的客堂,面积总共十多个平方米,二楼显然是他家的起居室。他称赞王家福说:“没想到你这么能干,真让我佩服。”王家福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然后吐出一团烟雾说:“现在所有计划都打乱了,不知道今后怎么办?”海福连忙问:“这又为什么呢?”王家福愁眉苦脸说:“我哥哥和姐姐马上要从农村回来,正在办理手续。他们回来后,这房子又显得紧张。等到我哥哥结了婚,我自己结婚的房子没了。”

        海福望着王家福沉郁的脸色,想起王家福比自己大二岁,却比自己成熟得多,无论是阅历还是能力,都比自己强。海福今天终于知道,知青返城后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单单是找工作难,许多人还面临家里住房难。他安慰王家福说:“你别太忧心,你家的条件比周围邻居要好许多。”然后问王家福说:“这块地方住了不少人家吧?”王家福回答说:“少说也有几百户人家。”海福又问:“祖祖辈辈都这样居住?”王家福回答说:“我祖父来到上海后,用一生的心血,在这儿盖了三间房。他有三个儿子,儿子成家后每人分得一间。我伯父和叔父就住在我家隔壁,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从我祖父手里继承下来的。家里五、六个人住一间屋,房子下雨天会漏水,大冷天会透风,大热天又闷得要死,这种日子不像人过的。”

        王家福在说起自己祖父的时候,海福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祖父,想起了祖父分给自己儿子的每人三间房。他问王家福说:“你祖父以前是干什么的?”王家福回答说:“你也许不知道吧,我祖父辈的人从苏北来到上海,他们维持生活主要靠三把刀。”海福吓了一跳,问道:“怎么要用刀呢?”王家福笑笑说:“你别紧张。这三把刀,头一把是剃头刀,他们挑着剃头挑子,去外面给人家剃头;第二把是扦脚刀,在澡堂子里替人家扦脚;第三是削刀磨剪刀,这吆喝声现在外面还有。”海福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今天又长见识了。”王家福揶揄他说:“你们上只角的人,不懂得下只角人的苦,今天让你知道民间疾苦。”海福连忙说:“我哪里是上只角人?再说我家的住房也不宽敞。”

        俩人聊了一会后,海福看时间已不早,起身要告辞。王家福说:“我送你出去。”海福说:“别送了,你还要做事呢。”王家福笑着说:“这里的地形似九宫格一般,如果不送你,只怕你半个时辰也走不出去。”海福想想也对,于是不再坚持。王家福领他穿过无数条窄巷,像是在迷宫里绕来绕去,终于走出药水弄,然后俩人分了手。

        今天是星期六,海福回到家时,海霞已在家里,她问海福说:“怎么这么晚回来?”他回答说:“下班后去送退休工人。”然后问海霞说:“晚饭做了吗?”海霞回答说:“饭已做好了,菜不会做,等爸爸回来。”海福问她说:“今天妈妈是不是又买大排骨了?让你回来解馋。”海霞点头笑了,说道:“你不也跟着借光吗?”

        银生和林瑛回到了家里,银生放下包后,捋起衣袖去做菜。海福独自在房里,他在日记本上记下了,今天走进药水弄的感受,还记下了王家福所说的“三把刀”。他刚写完日记,海霞进来喊他吃饭,走出屋子时,林瑛问他俩说:“有没有看见跃文回来?”海福摇头说:“我没有见到。”海霞也说:“我也没有见到。”林瑛说:“没回来就算了。如果回来的话,叫他一起来吃饭。”海霞噘嘴说:“有他在,一家人吃饭没有气氛,还是别叫他来。”银生听了呵斥道:“你还算大学生呢,怎么风格不如你娘?”海福帮着说:“妹妹的话,也有一定道理。”林瑛嘀咕道:“不是妹妹帮着哥哥,就是哥哥帮着妹妹。”海霞笑道:“我俩吵嘴你不高兴,互相帮着又要不高兴,做人也太难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