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7 / 9)
说到这里,王太太也想知道这儿子的过去,便问:老家在哪?难道你一点都不记得了吗?
李金鱼说:那时我们家,一会划归这个县,一会划归那个县,来回改,有时不划了,还另起新名,再说我还小,哪能记得住哇,光知道我那个村叫西庄,挨着的一个村叫黄庄,听说书的说,《水浒传》上有一个叫潘金莲的,说就是黄庄村的,再就是我三叔的耳朵被一个叫王大蛤蟆的土匪给吃了一只,至于别的我都不记得了。
你听,他就这么一点印象,偌大的一个国家,别说县名,连哪个省都不知道,怎么会好找哇!按说他说的黄庄名气还大些,但这村的全称叫黄金庄,这也是由于人们平时都叫习惯了,才不带那个金字,别看少了这一个字,如没有它,别说在那大地图上找不到,就连那清河县的小地图上也没有,你想这他还哪能找得到哇?如找到,我想那才是瘸子的屁股眼一一邪门了呐。
就这样,一个是不知道家在何处,另一家人是知道家在那里,却又在燕郊安了新家,这样也就怪不得我家里那些人等不到他们而惦记了。
再说逃难回到家乡的一些人,看到有很多人报名参军,他们之中年龄不大的也积极报名,说当时在清河县立刻就掀起了一股当兵的热潮,像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着上战场,说那时在清河县就是这种场景。
据说,共征了两批,第一批走了五百人,后又征召了两千人,说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从外地逃难回来后又参了军。
这时当兵,就跟我爷爷送他徒弟当兵时不一样了,过去光怕人们知道,都是偷偷摸摸的行为,此时是给他们佩戴红花,敲锣打鼓欢送,全家人脸上都有光。
在这期间,于桂香、宋福成因业绩突出分别被调往敌占区,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
我爷爷原在锄奸队的几个徒弟,撕破脸有文化,担任了副县长,其他几个人因清河县的解放,没了锄奸任务,都觉得自己不该就这样闲下来,便又参军到了正规部队。
时隔不久,慎言的儿子张东辉,随第一批南下干部开赴到了湖南。
我爷爷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当兵不成,就加入了担架队。
那时,家里人都劝他,说人上年纪了,也就不要去了,几个徒弟也都说,尤其是大徒弟黄天霸,可他有他的主意,谁劝都不成。
在日本没宣布投降之前,清河县县大队曾多次配合部队,打击运河以东的日军,我爷爷每次参加,抬伤员,运弹药,表现十分积极,但在最后一次,部队刚把日军几处据点端掉,却在返回途中遭到一支国军杂牌部队的趁火打劫,他不幸头部中弹,倒下了。
我爷爷的徒弟三梆子,那时为部队的一名营长,听说师傅不行了,便带上几个人,当天就把他的尸体抬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