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节 朱雀计划 (2 / 3)
正在低头吃饭的张振飞听得目瞪口呆,他抬起头看着万方,不敢相信。他对这群人还很陌生,根据他的知识积累,万方刚才的这番话,绝对是天方夜谭。他停下筷子,放下碗,仔细看了看桌边的几个人,看他们一脸认真的样子,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他们也不是在开玩笑。
尽管其他几个人都听万方说过这样的设想,但是每次听到这个设想,都感到绝望,秦山再次提出他的担心。
“氢的聚变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搞出来,完全不可控,只能当炸弹用,嘣一下,能量就全部释放完了。聚变,作为可控能源使用,仍然只是一个梦想,这个研究方向,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另外石油、煤炭这样的化石能源还很充足,所以,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大规模投入资金研究。现在的托卡马克,还只是一个尝试性的模型,依靠磁约束实现,很不成熟,能坚持几秒钟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现在,就靠我们这几个人,就想实现一个这么宏大的目标,我觉得,成功的概率太低,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成功。”
万方很清楚难度非常高,但是,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这一步必须跨过去,天行分队没有平常路可以走,万方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
摆在眼前的问题,建造基地的能量已经不能正常供给了,并且,今后的能源消耗必将比现在还要高几个数量级。如果按常规路线发展,就必须从外界获取大量能源,按现在超能电池的能力,必然要做大宗采购与运输,这会导致基地无法隐秘行踪,也绝不可能实现领先外界二十年的目标。
根据万方的理解,即使是人类一拳头砸下去的能量,如果能聚焦到几纳米范围内的原子上,也足以让它们发生聚变。聚变之所以难,是难在不能将能量聚焦到极少量的原子身上。
万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感觉自己孤立无援,连杨远征都觉得难度太大。现在,他需要在理论上证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把想法跟李世平说了一遍。经过几天的思考跟计算,李世平有了初步的结论,他的结论让万方很受鼓舞。一路上,李世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来到新基地时,他已经想好了数学模型。
“的确很难,但不是完全不可行。我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准确的数学模型,另外,还需要远征做一些验证,然后再做些修正,才能给出准确的判断。”
讨论中,杨远征还没有表态,只有李世平支持万方。看到终于有人赞同他的观点,万方心里感觉有了一些底气。二十年前,杨远征就见识过两人合作的成果,正是在两人理论模型的指导下,他才能一展身手,给万方基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慢慢地,杨远征也开始支持万方的计划。
彭佳来对理论一窍不通,帮不上忙,所以继续干他最擅长的事情,回到收购站,为基地收集原材料,有空就鼓捣一些东西出来。张振飞觉得自己才来不久,不了解情况,刚才他们的谈话,着实让他震惊,所以,他没发表意见。秦山对计划还是半信半疑。
在基地中暂时没有需要秦山帮忙的,突然一下子闲下来,他有点不适应。所以就跟万方商量,希望回到上海,由他来寻找生物学方面的人才。万方知道当前的工作超出了他的专业边界,也提不起他的兴趣,的确没有他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更希望他能多了解芯片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为以后超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做好准备。
见万方这么快就能了解自己行业中的大方向,专业术语也运用的很准确,心中暗自佩服。
临行前,万方再次叮嘱秦山,让他注意保守秘密,不能让人认出来,不能使用外界的通讯设备,不能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秦山心中很明白,在法律上,他是一个已经失踪的人,如果被认出,一定会引起很大的风波。他对万方的叮嘱,一一谨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