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第三十三章:公孙治与周不疑(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述第三十三章:公孙治与周不疑(一) (1 / 3)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因为中原大乱,年年兵祸,北方等地又逢遇蝗灾、饥荒。江淮、黄河一带的中原百姓为求生计,纷纷举家南下迁徒,北方的灾民皆流亡致荆州、扬州、益州、交州等中国的南部以躲避战乱。

        此时中原的主要战事还处于曹、袁之争,虽然袁绍已是颓败之势,但北方的幽、并、青、冀四州还尚在袁绍的手中,而且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都不愿意屈服于曹操,个个也不是等闲之辈,曹、袁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还远没有达到尾声。

        此时的曹操想要一口吞并北方四州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因此南方四州这几年暂时处于一片祥和的状态。

        荆州的零陵得名于原属江南九疑一带,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南下巡狩,驾崩于苍梧之野,下葬于江南九疑,此地是为“零陵”。

        也不知是不是受到舜帝龙气的福泽,荆州的零陵郡一直都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后世晋朝大臣,尚书大司徒唐宏、西晋武骑常侍,后任零陵太守唐谌、蜀汉名将中书侍郎,成都大尹刘敏、蜀汉将领,官至尚书刘邕、蜀汉名臣,官拜太常赖恭、蜀汉四杰之一,继诸葛亮的继任者,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安阳亭侯蒋琬、蜀汉朝廷大员、尚书令刘巴甚至东吴的三朝老臣黄盖都是出自于零陵!

        东汉时期,零陵郡辖内共计八个县城,分别为泉陵县、零陵县、营道县、泠道县、始安县、营浦县、洮阳县以及湘乡县共治八县。

        零陵郡处于荆州武陵郡以南,桂阳郡以北,是荆州与南蛮交州的边界之地,正因为是在荆州的南界,又远离中原,所以大量的北方灾民都是纷踏而至!流亡至此。

        在零陵县的城中有一处酒楼,过往的客商在这栋酒楼里显得十分稀少,因为正处于战乱的年代,街道上的百姓虽然熙熙攘攘,但大多都是流离失所且又囊中羞涩的贫民,对酒楼而言根本不是他们这种群体可以消费的起的。

        因而,酒楼的门口门可罗雀,酒楼内的冷清与热闹非凡的外街道相比更加显得浊泾清渭。

        可是,人不多就不代表这座县城里就没有人在这里消遣作乐,正是因为这里鲜有人来,那些有身份的当地士族与官商便就此闹中取静,这些酒楼也就成为了名门权贵的雀跃之地。

        在酒楼上层的阁楼之中,每间房间都是专门用以招待贵客的地方,其中一间雅阁就有几个少年郎正在开怀畅饮,因为还未及弱冠,这些个少年最多也就十几岁出头,这次闭门酝酿都是偷偷进行的。

        酒楼的掌柜对此也是事出无奈,按照当朝的律法,年芳不及二十岁的未冠少子是不可以饮酒的,然而楼上的这些个小屁孩虽然都没达到律法的要求,但是他们偏偏都是一些当地的花花太岁,他一个酒楼老板即惹不起又躲不起。

        况且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哪还有什么朝廷法度,到处不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保不齐这楼上的这些个菩萨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他们要酒喝,你一个做生意敢说个不字?除非你自己嫌命长!

        因此,酒楼老板对这次名义上禁酒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那么阁楼上招待的那些个公子哥儿又是哪些门路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