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第三十章:心腹之患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述第三十章:心腹之患 (1 / 3)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一月,在贾诩的规劝下,张绣率众向曹操主动投降,曹操听闻后大喜。张绣到达豫州许都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将自己的儿子曹均迎娶了张绣的女儿,之后又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向朝廷上表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到此,曹操南边的隐患总算解决,为接下来会战袁绍、刘备等人而扫清了后方的障碍。但还有个问题曹操不得不面对,那就是袁、刘二方一个在东线,一个在北线!而且这两个势力连城一片,对曹操的豫、兖二州成为了包围的态势。

        可以说现在的曹操是在兵力、粮草、地势都不如袁刘联军的情况下还要面临两线作战的高压态势,形式对他很为不利。

        那么在如此形势之下,曹操可以分兵击之吗?显然不能!曹操深知自己势弱,要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战胜对方,就只有采取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方能为自己赢得战场主动权,也就是说曹操必须在袁、刘反应之前自己必须先动手!要么先往北打,要么先往西打!

        但是,这样行动的话反而又暴露了曹操最为致命的两个缺点,其一就是缺少时间,其二就是缺少粮草。

        先说时间的问题,不管你是先打刘备还是袁绍你都必须要倾尽全力还要速战速决!因为你先攻打任何一方,剩下的那一个就会趁势而入,自己的后方就会有被抄掠的危险。

        接下来就是粮草的问题了,曹操自起兵以来,每攻打一个诸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徐如风。能吞并你就吞,吞不下你了,立马拍拍屁股就走!绝不会在一个战略位置上和你多耗时间。其实,并不单单是说曹操在战术上如何精妙,而是曹操采取这种快打快走的方法也有他实属无奈的地方。

        从以前他征伐战的历史上看你就会明显的发现曹操他的粮饷供应就是他最大的软肋,除了吕布那次围城战还是咬着牙打下来的以外,在攻打陶谦、张绣、袁术等一系列的战役中,都有因粮草不足而无法持久的缺点。

        本来,几经波折好不容易拿下的徐州如果好好治理一番的话,又会成为膏腴之地,缺粮少米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甚至说在以后对抗袁绍之时,徐州就可以成为他曹操的后勤保障!

        结果因为自己一时疏忽,使得刘备放虎归山!更加让曹操怒不可遏的是这个二五仔居然还夺下了徐州,本来煞费苦心打造的局面,现在又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而不得不兵行险招了!

        当时曹操手下的大多数文武都认为,应先对付兵精粮足的袁绍而不是兵微将寡的刘备,可是曹操却不以为然,这一年多经过对刘备的亲身接触,他觉得刘备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而且不单单他这么觉得,郭嘉、荀彧、程昱这些顶级谋士也和他众口一词甚至是极力的建议将刘备除之而后快!

        所以,刻印在曹操心里的那张黑名单上,刘备的名字才是首要抹除的头等大事,否则他寝食难安!

        但话虽这么说,打仗可不是以个人恩怨为中心的,战争的局势那都是瞬息万变,即便是曹操这样谋略家都不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百分之百的保证自己能够胜券在握!就如同下棋一样,那可是“一子错,满盘皆输!”

        保不齐哪一天袁绍被沮授、田丰等谋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时英明神武的不得了,自己在讨伐刘备的时候,他说打就打过来了呢?那到时自己岂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于是拿不定主意的曹操在争议不断的文武之中又听了听郭嘉、荀彧的意见,在这个关键点上寻求他们的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