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坟祠案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 坟祠案 (1 / 5)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嘉靖七年年底,歙县县衙。

        徽州府都纲法椿禅师阴险狰狞的似笑非笑的脸。他正站在知县高琦身边。

        望着师侄这张脸的,正是原告,杨干禅院的和尚佛熙。他声称罗氏一族看中了本寺的好风水,设了一个假坟,伪造方志文书,其实护坟是假,谋夺寺产是真。

        端坐正堂的高知县俯身厉声喝问:“被告罗显,你可知罪?”

        罗显一哆嗦,稍微缓了口气,低声但坚定地说:“青天大老爷,小老儿冤枉呀。我族本乃豫章柏林罗氏,唐懿宗时期因为避战,两兄弟来到龙溪落脚,我世祖罗秋隐取“盖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而改地名呈坎,居住在后岗,是我呈坎后罗氏的始祖,去世后埋葬在中杨干旁边,立有墓祠,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啊。”

        高琦不耐烦地又呵斥道:“别啰嗦,说正事。”

        法椿的回忆。休宁县,大雨滂沱的夜晚,11岁的孩子哭喊着与父母挥别,转身扑入黑黢黢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

        一个闪电划过,顷刻雷声轰鸣,如魂魄呐喊。

        我是绝户家的独子。

        罗显继续说着,似乎陷入了回忆:“到了南宋理宗年间,我祖秋隐十三世孙罗鼐倡议,在祖坟外围建起一座禅院,割出部分田地作为寺产,请来僧人住持。一来祖坟时刻有人看守修葺,不致破坏;二来寺内诵经不断,香火缭绕,也等于为祖先烘托阴德。”

        罗显歇了口气,继续回忆,“禅院基建和资金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我祖罗鼐请他老泰山程元凤推荐,宁泰乡仁佑里杨干禅院的觉晓同意,索性把整个院都迁了过来。”

        “胡说,”佛熙直起身子反驳道,“我们这所禅院始建于唐朝咸通二年,位置是歙县孝女乡,经历三次迁移才落于杨干。你们罗家恐怕是拜错坟头了吧。”

        法椿的回忆。歙县,杨干禅院大门口。孩子不停地拍打着门板,泪流满面,和雨水混合着、无序地乱淌着。

        门开了,一个小和尚披着雨衣,把孩子领进禅房。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抚摸着湿漉漉的脑袋,冲小和尚点点头。孩子抬起头望着老和尚,空洞洞的眼睛里只有仇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