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修行修行且修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修行修行且修心
        张道远正式入了守一道,却没想到一开始竟然是和小他许多辈的道童一起学习识字及启蒙读物。也万万没想到教他们的竟是个刻板到极致的老道士。

        每天就是枯燥的教他们识字,而且有人上课玩闹还会拿戒尺打手心。张道远问了一起读书的道东才知道这个老道以前竟然是个教书的老秀才,但是对于科举不屑一顾,考上秀才以后在自己家乡教书,但是有点讨厌自己的学生只是为了考科举做官而读书,心灰意冷就上九华山出家了。

        后来被人知道他秀才的身份后,就过来教这些刚入门的弟子们读书识字,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张道远从来没有想过做一个道童也会这么累,早晨卯时一到就要起来。

        虽说夏季昼长夜短,可每日卯时时分,天还是微微亮。此时就要随着玄都宫里的道长来到玄都宫一侧的朝清峰等待初升之日升起,然后用守一道名为《怀阳纳阴养气法》的呼吸吐纳之法采红日初升时东来之紫气。然后开启一天的早课,早课完毕才能进食。待到进食后,看今日课业要求,两天一次识字课,都安排在上午。下午就是习练拳脚功夫,到了酉时半个时辰的晚课又开始了。晚课结束后,除了年纪不大的道童吃点东西外,其余道人严格遵守过午不食的戒律。亥时一到又到了晚上纳气的时辰,不过这回是呼吸桂月之阴气。只有每天阴阳调和才是一个完整的养气过程。

        初来几天,张道远完全被这种规律折磨的不行,可是在他身边的基本都是同龄人,看着他们每天都能坚持下来,他也就强迫自己适应。没到一旬他竟然熟悉了这种生活。虽然因为守一道家大业大,玄都宫占地广阔,导致基本每个道人都是一人一间丹房用来休息。

        没有时间来和别人接触。但是张道远也在一旬的时间里结交了两个不错的朋友,温经和温明。虽然都是他的徒孙辈,但是孩子最不在乎的就是身份。每天基本就是他们在一起玩耍。

        通过一旬的修行,张道远对那些一心求道的人更加抱着敬佩之心,每天都要重复枯燥乏味的生活,只为了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目标。他们抛弃了许多,功名利禄放在脑后,压抑和消除自己内心的欲望。

        若像话本里说的那样只要四处杀人,得到宝物或者有好的功法就能得道飞升,是对这样每天苦苦修行的人的一个莫大的讽刺。修仙修仙到最后还是修成了人,还不如一世而亡。

        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修行最主要的就是有一颗端正的心,你可以游戏江湖,你可以替天行道,可以报仇雪恨。但是你不能把所有生灵当作蝼蚁,把能帮助你得道的宝物全都抢到手。修行主要靠自身,如果只能靠外物才能成仙飞升,飞升时问心这一关就过不了。

        道心甚坚是说可以为了成仙放弃所有拥有的事物,包括世人所看重的娇妻美眷,子孙满堂,一呼百应等。

        张道远也在迷惑自己是为了什么而修行,自己有没有他们所说的一颗求道的心。自己一开始是被师父强行收徒而来,如果按他们所说道心甚坚的标准,那应该是自己的同胞兄长张念安。

        自己并没有他那么强烈的求道之心,只是由于自己按师父所说,多了一份机缘而已。自己是因为被常阳真人算出有缘才被收入门下。但修行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常阳师父而修行。

        自己算得上悟性奇高,天资聪颖吗?也看不出来,每次课上,老道士先生夸奖的永远都是温经,自己对于读书总是一知半解,事后温习才能弄懂意思。

        因为常阳道人已经闭关,别人不能打扰。所以抱着这个想法他去找了自己的大师兄,玄都宫的掌教,怀化道人。

        得知他的来意后,怀化道人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心呢,你现在还小,我说了你也不会明白。而且每个人坚持修行的原因不同,道心也就不同。如果你现在觉得迷茫就待几年后再问问自己,还是没有答案的话,就下山去寻找。”

        “悟性和天资固然重要,可是你只见温经上课所教的内容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但是他从来不会温习功课,虽然道号温经,但是却不如你怀明。我只希望,你以后心怀日月,照彻四方。”

        张道远虽然还是满腹疑问,但是却好像已经有了答案。自己还小,心里追寻的道是什么很重要,可是自己还是个五岁的孩子,有大把的时间去找寻答案,不急于一时。”

        于是第二天道远就把困扰自己一天的难题抛在脑后,开始认真地读书,养气,习练武艺。因为他觉得就像自己父亲说过的,懂得越多就能越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才能在最后能更好地解决困扰着自己的问题。

        他决定问道问道先从做一名道士开始,正像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和他们说的那样。

        所以名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念运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持斋礼拜,诵经烧香,奉戒修身,然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惟行道业。故得天上地下、六道四生,礼拜皈敬,最为尊胜,不朝天子,不揖诸侯,作人天福田,为三界依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