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1 / 2)
        在那些昔日的寂静中,这些从未向别人谈及的记忆,其实是一直都在的,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得起来,却令人心荡神驰。

        ——

        \"费城重庆同乡联合会帮助武汉第x医院筹措一批医用口罩,诚征一位特别的学生(意大利语)翻译,要求能懂简单的法律术语,能起草简单的合同。

        联系人:祈泊

        电话:*******\"

        那还是第一次,我被一则广告成功地吸引了。直到那天之前,很少有东西能引起我的注意:当时的我,也就是武汉疫情大爆发封城前夕,我正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弗福德经济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那期间我刚好在距离学校10英里的费城一家起司牛肉堡快餐厅实习,当收银员。日子过得百无聊赖,让我厌烦不已。我是按照家里的意愿读的商科,在哈弗瑞德既找不到能谈的来的朋友,每逢假期或闲暇与同龄学生完全疏于交往,平常也很少参加学校社团交际;而在实习餐厅里也不是属于甜美热情跟顾客能健谈交流的那类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别的同学都已经开始忙着张罗面试和应聘职位了,而那时的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宏伟的人生规划,都没定好今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毫无头绪。父亲让我多投简历,多参加面试积累经验,我却打不起精神,实在找不到一个能让我提起兴趣的工作值得我倾情投入。

        1月初那时,恰恰属于cheesesteak快餐厅的淡季,顾客少,薪水也比较低,我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正考虑要不要重新找一个实习工作,随意打开了一个比较热门的信息类app,上面那条广告便牵住了我的目光。

        在这则信息上,有三个词十分地惹人心动。第一个词是\"特别\",当我父母像上面这个广告的发布者那样称呼我为\"很特别\"时,而不是\"沉默者\",我能体会到他们的担忧也能感觉到他们尝试鼓励我的用心良苦:因为自从我升入重点中学后,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活泼开朗,繁重单调枯燥的学业让我一度变得沉默寡言,在青春叛逆期,我不再爱跟别的同学一起打闹,一起玩,总是喜欢自己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弹琴看书,只是和自己最喜欢的作者独自呆着,要么最多去舞蹈课或者花样滑冰课堂参加集体性质的学习,也都是独自一人的。等后来再长大些,这种情形完全没有好转,我始终无法做到擅长于和同龄的人密切交往。

        而后两个词比第一个词更加迷人,那就是\"重庆\"和\"武汉\",尤其是重庆。武汉自不必说,是我出生和从小生活成长的城市,而重庆,在小时候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也是它让我头脑发热地立刻拨打了广告留下的电话号码;看到这个词,勾起了我对某个区域的遥远记忆:在孩提时代的每个夏天,总是那弥漫在沸腾浓烈的麻辣烫火锅上空的缠绕着花椒粒特殊香味和地狱般呛人辣椒气味的空气,那五彩斑斓的美味串串,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爽口凉粉和酸辣粉拉开我快乐悠长的暑假。就仿佛推开了一扇生锈古旧的铁门,突然进入到一个隐藏了很久的神秘花园,因为那是小时候父亲常常在餐桌上绘声绘色展现的一个在我眼里十分生动和精彩的一个城市,也是曾经一段时期内我和母亲在那里度过每个夏天的城市。

        据父亲描述,当年他住在大公馆附近的那个神秘的重庆卫校家属院,再往鹅公岩大桥那个方向走能看到一大片农田,在那里玩耍的游戏是完全属于大自然的游戏,品尝的那种乐趣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体验到的。可以约着小伙伴一块去大堰游泳,可以在荷塘里钓青蛙,捞田螺,到小溪边设机关抓小鱼仔,还能挖红薯烤着吃。而往另一边走也就是沙坪坝那个方向则有一个很好玩的俱乐部,可以看电影,看球赛,那也是吃货们的天堂,各种美味小吃是琳琅满目,还有年轻的男男女女在那里跳舞。总之,那是一个使人愉悦的地方。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父亲是最有意思的人,他当过兵也做过文职军官,会打枪而且眼力很好,枪法很准,还能写诗,至少会五国语言,所以小时候父亲的那些关于故乡重庆的故事,对我来说就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令我赞叹不止。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在这几万公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看到广告上的\"重庆\"二字时,立刻就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熟悉和亲切感,因为那可是伴随着我整个青葱儿童时代的\"重庆\"啊。

        我在大学选修的二外正是意大利语,再加上我实习的餐厅有位同事也是意大利硕士在读生,他很热情,经常和我用意大利语聊天,还教我意大利语,这段时间的实践让我的意大利语\"突飞猛进\",所以当我看到广告时,第一时间就想到如果起草合同拿不下来,还可以请这位意大利朋友帮忙,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位中年女士,声音很礼貌亲切,简单地交谈了几句之后就敲定了面试时间。

        两天之后,我按照约定的内容,准备好了面试的简历,来到面试地点,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处办公楼,当时还纳闷,这同乡会怎么会设在宾大内,后来我才明白这其中原委。跟着那位曾经交谈过的女士,我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栋米白色外墙的办公楼,她让我先坐下来休息准备一下,告诉我一会面试官会过来就离开了,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临时的工作,没想到还这么正式,就有些紧张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