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济北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济北国
        济北国,济北郡,都城博阳城,济北王宫。“丞相,就没有什么想要和寡人讲的吗?”嬴玖问道。“回大王,济北国十四郡一百八十九县,无官贪墨。”济北国丞相卢钧拱了拱手道。

        开玩笑,谁不知道,在当今陛下刚封大王为济北王的时候,大王立马儿赶到济北国都城博阳城,召集了一百八十九个县令,直接当着一百多号人,就把贪赃枉法的卢县县令给扔到烧开水的大鼎里烹了,那可是一千石级别的官吏啊,说烹就烹了,卢钧严重怀疑,自家大王这是效仿的战国时期齐威王田因齐烹杀阿县大夫。卢钧这才猛然惊醒,老嬴家的子孙,哪一个是易于期满之辈?从此,卢钧受气心中的那一点儿轻视。

        这世上的君王,大概分为三种:明君、庸君、昏君。可偏偏没有暴君,那是因为,前三者,都有可能是暴君。遍观大秦的四代帝王和这十几位诸侯王,貌似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宅心仁厚,就连当今陛下和已经驾薨了的齐孝文王也是一样的,就算真的是宅心仁厚,那也是对老百姓而言,而不是对他们这群官吏们。

        就好比拿太祖孝高皇帝嬴策举一个例子吧,太祖孝高皇帝统一天下,扫平三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改什二之税为十五税一,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建立长安学宫,广建屏藩,巡游天下。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皇帝能够与之相较?不过,太祖孝高皇帝好修仙,喜食丹药,后来发现那些为他炼丹的术士和方士是骗人的的,太祖孝高皇帝一怒之下,竟然坑杀了近万方士。然后,在扫平三越的战争中,因为三越坚决抵抗,因此,在三越国破之后,太祖孝高皇帝下诏,命令当时攻灭三越的大将王黎将三越王族全部枭首示众,脑袋挂在城门楼上,现在那几十多个骷髅还挂在城头儿上呢。之后,因为匈奴第一任单于头曼单于在来信中侮辱孝高皇后赵氏,太祖孝高皇帝大怒,毕竟,孝高皇后是他在赵国为质时一起共患难的糟糠之妻,夫妻感情极好。太祖皇帝直接命大将蒙田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一路打到单于庭,生擒匈奴单于阏氏,带回大秦,押在朝堂之上,让众臣轮流**。

        这无论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宅心仁厚的君王。

        这三段,是有正史可依的。《秦书·太祖孝高皇帝本纪》:“宣武四首,匈奴单于头曼派来使致书,辱孝高皇后,太祖孝高皇帝怒,遣大将蒙田率五十万,一路伐至单于庭,生得匈奴阏氏,归大秦,押在朝堂,使群臣更番辱之。”“太祖孝高皇帝好仙,好食丹,然而,后太祖孝高皇帝见其为之炼丹之士皆为欺人之,大怒,曾坑近万士。”“在平三越之役,以三越固拒而不降,太祖孝高皇帝诏,令时灭三越之大将王黎将三越族皆枭首,头悬城上。”

        诸侯王封国最重要的官职有四个:太傅、丞相、中尉、内史。太傅辅王,丞相统百官,中尉统武职,内史治国民。太傅一般是诸侯王尚在宫学时候的老师。“太傅尚在长安,中尉还在博阳城郊外的军营里,内史,现在尚在泰山郡。”卢钧说道。

        “知道了,寡人要在城中遛一遛。”嬴玖挥了挥手道。他现在要在封国待几天,长安还有大哥齐王嬴瑞在呢,再不济,还有绣衣使者呢,不然,你以为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期间屡屡大征,结果朝中不出一点儿乱子,就是因为有这一帮特务们,逮到一肚子坏水儿的,直接送到诏狱里住上几天。不过,成本有点儿高,只要是进了绣衣使者府廨里的诏狱的话,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能够从里面站着走出来的,都是抬着出来的。

        绝对是国之爪牙,嬴姓鹰犬。只听命于嬴姓秦氏皇族宗室的一把利刃。

        嬴玖就这样,在博阳城的大街上转悠,寻找着那些秦楼楚馆,倒不是因为皇伯父和皇伯母到甘泉行宫修养,然后天高皇帝远,嬴玖就要放飞自我了,他发誓,就是进去看看,什么都不干。毕竟,嬴玖再怎么,也不能否认,他就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处在看什么都觉得挺新鲜的年纪。毕竟,秦楼楚馆这种东西是春秋时期管仲发明的,而管仲又是在齐国做官,自然,秦楼楚馆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相较于其他地方,由于起步最早,也就导致了齐地的秦楼楚馆在整个大秦都很有名,秦楼楚馆几乎已经成为了齐国和济北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了,然后,齐国和济北国的官吏在征收税负的时候,也会敲一下他们的竹杠,谁叫他们来钱来得快呢?躺着就把钱给挣了。

        就连长安朝廷对于这种事情都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毕竟,秦楼楚馆在大秦虽然是合法的,但是中央朝廷对于秦楼楚馆的态度就是秉持“三不”原则:不支持,不反对,不干预。毕竟,在长安还有教坊司呢,那就相当于是官方的秦楼楚馆,没有道理说你都能够干,我却不能干。

        而大秦的诸侯国,跨州兼郡,一个个儿的,富得流油。诸侯王们可以铸钱,酿酒、卖酒、并且收取酒税。而且,诸侯王皆赋,所食全租,国有所出有皆入于王,意思就是一年到头儿来,封国收上来的赋税全部都归诸侯王自己所有,只要上贡给中央朝廷一点儿稀罕物儿就行了,还可以收取山川园池市井之税以此作为自己的“私奉养”,而且,还能够拥有几千顷肥田作为自己的永业田,不过,诸侯王们当然不可能亲自耕种,那还不得累死啊?诸侯王们一般将自己的永业田租给农民耕种,农民也乐得租这些大王们的田来耕种,为什么呢,因为,永业田都是朝廷分配给诸侯王们绝好的肥田,只要种上了东西,那基本就是旱涝保收了,而且,还不用担心田租的问题,毕竟,这些诸侯王们,哪一个不是财大气粗?封国跨州兼郡,根本就看不上这点儿租子,再者,比起租种这些诸侯王们的田地,租种当地地主的田地,田地是否肥沃不知道,光是每年的地租就是一个无底洞。

        用他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田租,可没听他老人家提起过。”大部分诸侯王都是趁着封国之中正是清闲的时候,或者是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就举家跑到自己土地的王庄里小住几日,到时候,当地的佃农们只要随便地弄点儿宫里没见过的山肴野蔌,用担子挑着箩筐送到庄子里去,诸侯王吃好了,赏给你一块金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九月的时候,稻田里的虾蟹正是肥美的时候。

        除此之外,每年宗正寺都会定期给宗室们发一些吃饭钱,不用担心他们饿死。然后,在朝廷任职的诸侯王也会像正常的朝臣一样有自己的俸禄。而像上面所说的诸侯王们收取山川园池市井之税以此作为自己的“私奉养”和田租,对了,还有,每一个诸侯王在关内都会有一个县作为自己的汤沐邑,这些“私奉养”和田租还有汤沐邑的赋税,统统都归诸侯国的少府管理,少府里面的是诸侯王们的私人财产。而最一开始提起的封国赋税,是入封国府库的,用来供给诸侯国官吏俸禄和养活诸侯王国军队,以及日常封国政府正常开支,由大司农管理。而赋税呢,主要是两种类型:一是田租,二是人口税。而税和赋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税是指国库里的钱,无论是皇帝还是诸侯王,你都不能轻易地动,而赋就不一样了,赋就是归少府,是属于皇帝和诸侯王的私人财产。

        毕竟,大秦中央朝廷对于诸侯王们的态度都已经不能够用宽容来形容了,用纵容来形容反而更为贴切,只要诸侯王们不谋反,干什么都没事儿。

        就在嬴玖在封国快活的同时,长安城中,确实不一样的景象。“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齐王府里,嬴瑞把手中的竹简扔到地:“三韩联手袭击了真番郡和临屯郡!”“大王不必担心,燕王已经遣使来信了,说他已经率领三万幽州军,前往临屯郡和真番郡了。”“嗯。”嬴瑞闻言,表情微微缓和,那可是燕王,从束发之年就一直跟着叔父太宗孝文皇帝南征北战,还被太宗孝文皇帝扶着后背说:“此乃吾家之千里驹也。”也是大秦诸侯王中少有的帅才,他和代王嬴琦并称之为“大秦两大镇边诸侯王”,联手抵御着来自塞北六七成的夷狄。像这种小国,只要一开战,那基本上就都打的是灭国之战。像这种小国儿,大秦爸爸表示,掉下一根儿腿毛就能够砸死一片。

        “哎,也不知道长沙王征讨夜郎国的进程如何了。”嬴瑞自言自语道。不过,凉州现在的局势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当地守军和嬴瑞兄弟俩儿派过去的援军和匈奴的骑兵来来回回地打了几次试探对方虚实的小战,到目前来看,各有胜负。一边在心中痛骂着自己那个偷懒跑回封国的同母胞弟,一边心中哀嚎着今天要批的奏表怎么如此之多,不能够把两个人干的活儿通通都推到一个人身上吧。

        突然,心中冒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嬴瑞叫道:“来人啊,给寡人把案上的这些奏表统统都送到济北王府去,然后从明日起,朝中众臣送来的各种奏疏,一半送到寡人这里,一半送到济北王那里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