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2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一 (2 / 10)
        诚然,在“作家”群里,的确有水平高超的文人骚客。才子佳人,百花齐放,各抒己见。起初云平也很兴奋,但后来群里形成了不同观念的派系。这些派系之间文人常常相互掐架甚至蛇枪唇剑地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

        一次,作家群里有个人说“写作就应该扬名否则枉为作家。”这本是他个人很简单一句表达,结果在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派立马指责他是“人间蛀虫”。而赞成派毫不示弱反击对方是“无为隐士”。随即两派人就跟开挂的机枪扫射那样,争个你死我活的,相互攻击。作为旁观者,云平觉得大家这样真的很没有意义,既伤感情又不文雅。写作是扬名也好,隐士也吧。这本都没有什么对对错错可争的。

        就当云平自己来说,辛辛苦苦写好的作品能扬名当然开心,这也是对社会贡献应有的回报。同理,作品没有被大家认可也很正常,就当是自己的爱好派遣。要知道大名著?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起初投稿三次都被无情退稿,还被人批是没有价值的书。而伟大的民族文学瑰宝名著?红楼梦?在曹雪芹写好时更被当成禁书。钱钟书的?围城?一度也被列为禁书。还有无数个默默无闻的文人作品。就在云平发表的“网络作家平台”上要出个小小名气,那也是千军万马闯荡独木桥。有数不清的作家都是没有一分收获。

        对于作家群里彼此锋芒四射,云平先很惊讶。本以为这个群是自己最珍贵最文雅的微信群,里面都是上得了台面的文人雅士甚至很多人的作品都是出版过,得奖过的。

        但后来云平也习以为常,想想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文学大师鲁迅与郭沫若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地相互掐架,成了世仇。冰心和林徽因,这对才女也是相互撕脸,明争暗斗一辈子。

        细想,这也是常理的事。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磨嘴皮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观点和生活习惯,但不代表其他人就一定赞成甚至迁就你的观点和习惯。纵使人们对文学大师们是非众说纷纭,这不影响后世对于鲁迅,郭沫若,冰心,林徽因等才子佳人在文坛上的地位。也不影响文坛依然是社会行业中最单纯的人际关系环境。云平最喜欢的就是文坛教育事业。他庆幸自己能在充满正能量海阔天空的网络文学平台成为一名网络作家。这辈子没有白来人间一趟。感谢这样的时代,感谢这样的平台。

        现在云平更多的是作为看客在“作家”群里。他把精力留给自己著书,看书。对他而言,不管是看书还是写作,文学才是人生,文学就是生命,文学就是宇宙。现在他完全活在自己的文学梦和文学创作里。

        云平整合了自己发布的几本长篇,计划重新写一本8。他想认认真真的写一本巨型。然后再开始转写短篇创作。

        云平时刻都在感谢自己生活的这样时代。不仅有很多大型网络文学创作平台,也有很多小文学“投稿征文客栈”,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只要你有文笔有才华有正能量就可以尽情地展翅飞翔。对于云平来说,这样创作平台给社会文学爱好者增添了巨大的公平、透明、竞争的氛围。

        在十多年前,云平就是有心想成为作家,也是相当难的。不是机构没有平台而是那时信息没有这么通畅,只有小范围圈之内的人才能知道。而圈外的人基本上都是不知道的。这样无形之中就造成了不透明不公平的现实。当然,这不是机构单位故意的而是条件造成的。云平并没有埋怨社会,他知道世间绝对公平的事很难存在,但一定要有开放透明的环境,尽量做到公平竞争。

        就如茶镇到现在还没有医院,看病得穿山越岭跑到茶县医院去,县城里最高级的也只有二级甲等医院。然而,在江南城三甲医院遍地都是。茶县整个地区都没有大学而江南城大学也是遍地都是。这些都是为什么茶镇茶县人要到大城市来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是现实地理造成的资源不平等,完全不能怪国家和政府。当然,茶镇人也从来都没有怪国家政府。他们很纯朴,骨子里都爱国家。比如杨普、马大婶等。或许正是地理原因,杨普和马大婶都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人,也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对于文学创作,云北觉得四处旅游领略万水千山和人间百态才是最重要的。但云平不这么认为。他对云北说道:“在一个作家的心里必然要有两片海洋。即生活的海洋和知识的海洋。一个作家如果只是拥有生活的海洋,其实是很难成为作家甚至成不了作家。如果要使创作香火延续不断,同时要拥有两片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的海洋可能更重要,没有这片海,生活的海不存在,或者说它最多是空海而已。生活海洋本身并不能给予创作的本领,这一本领从根本上讲,是知识海洋培养的。”

        云平觉得:创作是依靠书本知识而进行的。知识海洋不仅让我们发现了生活海洋,本身就是创作的基础。作家必须拥有两片海洋,要驾着心中小船,自由地出入于这两片海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一生成为作家。

        虽然云平既会写文稿小故事,这在“天长地久”集团里是云平写得最多投得最有乐趣的事情,同时云平又会写长篇,这在“平淡无奇”公司里发布了几部。但他觉得每个人或者说每个文学爱好者是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需要样样精通。有些适合诗,有些适合童话,有些适合散文,有些适合,而有些适合长篇,有些适合短篇。比如云平的同事燕子只会写诗词。一次燕子在无意间告诉云平,她姐姐是个诗人,是国家诗词协会的会员。这才让云平解释通了,为什么燕子只是个初中毕业生,但诗词却写得不错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