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 左右有狼虎 (1 / 4)
苏头儿的这个决定,你说它不好吧,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你要说它好又不太恰当,因为这种方法无疑是最危险的。
之前我们已经提过,当每片区域都产生了最强的生命体之后,他们之间势必会产生一轮新的角逐。他们要么走出自己的区域四处游荡,凭借运气进行猎杀,要么就得往岛中央走,蛰伏起来等待机会。
所以这岛中央的生命体,不仅很强,而且大多数在暗处。
砝码一行人往岛中央走的时候,第1批到达者已经产生了,其中以龙类居多。
恐龙的碾压性巨大体型在这场角逐中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优势,不仅仅是食肉龙类,食草龙类也在以命相搏的无尽厮杀中,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变得异常残暴。而且这些庞大的史前生物,拥有着众多现在生物所没有的、甚至连想都想象不到的奇异结构,比如说我们之前提到的三角龙的翅结构,以及棘龙的火焰构造。这些结构在历史的风化中没有保存下来,却在这场战斗中大放异彩。
然而,龙类虽然在物质层面得天独厚,但在意识方面却吃了大亏。他们的智力水平确实不高,根本无法抑制这种生命力暴增所带来的对厮杀的渴求。而且常年的霸主地位让他们极看重体型,面对以智力见长的现代生物根本不屑一顾。残暴和轻敌使他们成为率先被消耗的群体,相当数量的龙类无视其他隐蔽中生物的威胁,大规模参与战斗,宣泄着内心对于命力的渴望。
他们认为只要杀死了其他龙类。隐藏在暗中的渺小生物根本不值一提。
教训是惨痛的。许多拼的多败俱伤的龙类都被蛰伏在暗中的刺客捡了漏。
当然了,刺客的偷袭也不是次次都成功,被反杀的也不在少数。
最终,蛰伏着的生物发现,恐龙们即便身负重伤也依旧不是好惹的,偷袭的频率大大降低。而恐龙们也逐渐学乖隐藏起来,发生在阳光下(其实也没多少阳光了,大雾的遮挡效果明显)大张旗鼓的群体性的战斗终于是告于段落。
仅次于恐龙这种体型巨大的生物之后,在中央塔附近数量第二多的居然是与之截然相反的体型极小的蜂群和蚁群。
这里的数量是按照群的数量来算的,按个体计算毫无意义,因为蜂群和蚁群之所以可以形成战力,本来就是源于其‘一个中枢无限末端’的群体行动模式。在命力的无限积累过程中,负责前线战斗的工蜂工蚁,甚至蜂王蚁王,在体型、身体强度、生长发育速度以及攻击模式上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而身为群体中枢的蜂后蚁后也出现了进化,它们的进化方向异常统一——神经功能和生育功能。
神经强化是一种奇怪的进化方向,通常神经系统的进化将会带来智力的飞跃,从而在集团作战中发挥‘战术’的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