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叛起 (1 / 6)
寒冬已经过去,暖春即将到来,可是对于嬴政来说,他的冬天并没有过去。这一冬天,嬴政都没有回王宫,他知道那里现在没有属于他的位置。国内没有什么需要决断的大事,一般的事情氏族内部就可以消化掉。
所谓的朝堂政治,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办理,一般大臣都是点个卯就好,细小的事情各部门长官都可以办好,一些诉讼事情氏族长老也可以处理,所以不会有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拿到台上。大事呢,自然不用经过朝堂,君主都会和重要的臣自商量好,到时候就直接在朝堂上宣布。大事小事都不用管,那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或许可以在朝堂上商量吧,其实也不用,只要找相关事情的主官就好了。那么朝堂还有什么用?无非是有重要的事情时候看看朝中之人的风向罢了,这种风向可以很好的在朝堂上看出来,另外还有调节世家之间的利益矛盾。现在的秦国朝政由华阳把持,嬴政又没有加冠,这一尴尬的关系使得臣子们也不知道怎么办,索性这一冬天都没怎么进行廷议,反正也没事。
嬴政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成蟜了,不过听说他正在配合樊於期整顿军营事务,嬴政也算是经历过一些政治斗争了,知道这事一定没那么简单。权力之事只要与军队牵扯到一起,那么就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难道成蟜要夺权?嬴政有了这个想法,但是他不敢确定,因为这太难以想象了。
开春了,华阳太后准备打仗了,于是便召开了廷议,廷议上,无论是臣子还是老氏族都一致认为今年应该攻赵。华阳太后顺势把她的出兵计划拿了出来,决定由樊於期率领四十万秦军攻赵,公族对于这个人选虽然有些异议,但是只要是攻赵那就好说,谁去打都行,这些人对赵姬始终有一股子气,赵姬的母国是赵国,此时攻赵也是一种发泄。
吕不韦在廷议上什么话都没有说,他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不对,虽然廷议上也有人提议让他带兵,不过他看到现在的形式后就假托自己有病不能出征了。华阳看吕不韦这样心里也是很欣慰,她知道吕不韦是个“明白事”的人。吕不韦自己算定不会有人去剥夺他的相权,毕竟他的功劳还在,只要不出错误那么他应该能够善终了,但是最近他的眼皮总是跳,感觉还是会有什么事要发生。
廷议之事很快的就定了下来,当然这件事在去年就已经定下来了。华阳太后为了防备樊於期拥兵自重,于是将三十万秦军分割开来,她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只给樊於期十万兵力比较好,这个人的想法太多了。
赵国君主听说了秦国即将攻赵的消息,但是赵国在秦国的细作却报上来一件奇怪的事情,秦军由关内向秦赵边境发兵三十万,领军的人却是从来没听过名字的樊於期,赵王知道两国的战争在所难免,但是秦国不用吕不韦而用这个无名之士也太开玩笑了。另一方面,秦军以往都是由一名大将统一节制全部兵力,而此次却将军队分为三股,这秦军是不会打仗了么?赵王很是犹疑,便叫来了自己的心腹还有公子们商议。
“众卿家以为这秦国如此部署是什么意思。”赵王发问。
“儿臣以为,此番秦军如此部署是要大举攻我,我赵军应该调回一些在长城与燕赵边境的部队,以防备秦军攻我。”公子嘉率先说了话。
“唔,这个自然,我赵军自当防备秦军攻我,不过我更想知道这秦军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与常理不符啊。”
“臣以为,秦军新换了主将,或许是还不熟识大战方略,这可是我赵国的幸事啊,如果开战,我赵军定能一雪前耻。”郭开拍马屁一样的说。
“我赵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弱,只要秦人敢来,必会杀败他们。”公子嘉继续说。
一旁的将军大臣们也开始跟着起哄,说着要上阵打仗,赵国必胜的话。然而这并不是赵王想要听到的话。
“儿臣有话讲”公子迁这时说了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