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轻敌 (1 / 2)
秦军此时出兵半月有余,夺下了魏国四城,如此战绩已经可以对秦国公室交代了,可是蒙骜心里知道,这四城拿下来的并不值得说。蒙骜草拟了一封战报发往了咸阳,详细叙述了目前得到的成果以及遇到的怪事。
蒙骜此时最担心的并不是魏国使什么诡计,而是秦军自身的懈怠。蒙骜帐下的军队并没有费力就得到了四座城池,这使得军营中的人互相交流后一致认为魏国弱小,魏军胆小,军中不免有些骄躁,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谓骄兵必败。蒙骜虽然聚拢了众将说明了详情,但是各军营将军向下传达后的效果并不好。
如果说对于六国来说是苦秦久矣,那么对于秦国来说则是视六国如草芥,这种思想广泛的流传于秦地。蒙骜此时似乎猜到了魏国想怎么做了,当从战略角度明晰了敌人的意图,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做了很多。魏军现在的战略意图无非是布下疑阵,等着秦军往疑阵里进,但魏军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秦军可以出击魏军,然而魏军没有足够的资本进攻秦军。于是,蒙骜打定了主意,暂时不进攻,转而整顿内务。
蒙骜毕竟是老将军,他有着十足的耐性,此番出兵只有十万人,主管粮草的官员是蒙武,所以粮草并不是问题。虽然说去年秦地遭受了蝗灾,但是吕不韦发布了入粟拜爵的政令后,秦国的府库反而充实了起来。那么蒙骜就有与魏军耗下去的资本,而且即将春耕,此时的魏军应该是更着急的,若是错过了这个时间,那么魏国就将少了许多的收成。蒙骜现在每天的事情无非就是巡视各营,把军营中的风气好好正一正。这自然少不了蒙骜和军士们去谈话,蒙骜的讲话是很有艺术的,往往先让你舒服,然后猛然给你一闷棍,这样就会让人自己生出羞愧的感觉,自然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比如此次蒙骜在军中巡视遇到有懈怠的兵士,就会先和他们一起夸秦国多么多么的好,秦军多么多么的厉害,有时还会给他们讲原来战斗的经历,然后就会说骄兵必败,最后再说既然听了故事就要去训练,训练过程中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秦军要按兵不动。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秦军的骄躁气自然的被压下去了很多。
蒙骜在等待一个机会,现在已经是三月上旬,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等春耕的时候,有百姓在的城池,这些人必然要去种地,魏国可不像秦国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人口,魏国现在的土地养活本国民众都困难着呢。蒙骜认为现在猎人与猎物的关系有了转变。
果不其然,没过几日,一些魏国百姓就从城中走了出来,开始翻地耕种了。蒙骜看到此种情景,就自然有了论断——哪里有人哪里没人,于是便准备进攻魏国城池,这次蒙骜的目标是雍丘。蒙骜选择雍丘是因为这种城池有人出来了,蒙骜也是害怕魏军拿空城埋伏秦军,毕竟一两个城池魏国还是舍得的,所以蒙骜决定不去开这种“福袋”,便把矛头直接举向了雍丘。
其实魏国的确打算埋伏秦军,不过这是在秦军刚刚出征的时候,那时候魏国的主将认为秦军去年已经看到了魏国的羸弱,就会以迅雷之势攻城,没想到秦军稳扎稳打,并没有急于夺城,魏军在边城中苦等了一周,秦军也没有上钩,结果由于要埋伏,粮食不便运输,很快这支伏兵就因缺粮缺水而不得不放弃了埋伏。魏军见到蒙骜军在夺了三城后便按兵不动,于是知道了蒙骜要耗一阵儿,对于此,魏军主将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他曾经派一些人去挑衅,但没等挨到秦军大营,就被羌瘣率领的骑兵部队正好在进行侦察任务的过程中灭掉了。魏军主将很是无奈,不过此刻他知道了蒙骜已经明晰了他的作战意图,那么猎人的角色就将再次改变。
蒙骜这回派遣杨端和率领两万步兵、五千骑兵进攻雍丘,蒙骜自认为此战定会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因为毕竟秦军久不出战,并打算让蒙恬他们几个也去战场体验一下,蒙恬等人自然是兴奋的,于是就聚拢在了杨端和将军帐前。
杨端和清点好出征人数,携带好攻城器械便向着雍丘进发了,到了雍丘城下,还没等杨端和攻城,雍丘城便投降了,里面的魏军一个个的走了出来,蒙恬清点了一下,大概有一千人,这些人自然被送去了秦军大营。秦军有着很严厉的军规,所以入城以后,秦军与百姓秋毫无范,不过杨端和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命令一万步军与五千骑兵驻守在城外,以防有变,之前哨骑已经探明,魏军以两万人为单位驻扎在附近的几个城池之中,所以蒙骜认为魏将已经无计可施,只需要一城一城攻破便好,所以才放心让蒙恬等人跟随杨端和。
夜渐渐深了,今夜的月亮格外的圆,然而这一夜却是血红色的。秦军大部分奔波了一天,都很劳累,便都早早睡下了,此时的雍丘城内只有一千余兵士在戍守,城外的军队大体上也是如此。杨端和认为攻下这座城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秦国历来夺取魏国土地后,都没对百姓怎么样,而进城之时,杨端和也注意过,城中百姓男女老少皆有,虽然有可能有魏军混在其中,但应该不多,所以也就没当一回事,但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事情是从雍丘城的东城门开始的,在午夜时分城楼之上突然有人举起了一束火把,接着其他三个城楼之上也举起了火把,戍守的士兵见状很是不解,但也是加强了警戒。接着就爆发了一场骚乱,骚乱是从东城门先开始的,有魏人大晚上叫喊说秦人对他的妻子图谋不轨,于是魏人自然聚拢到了一起,值守的百夫长前来查勘情况,但是这家男主人说了半天却并没有说到那个秦军士兵长什么样,而只是在煽动情绪,结果周围的魏人越聚越多,黑暗中几把刀亮了出来,百夫长与他所带的兵士都惨死于了刀下,接着城内的“叛乱”便开始了。其实不仅仅这一处,一些秦军下榻的地方早有魏人蹲点,四个层楼上的火光亮起之时便突入进秦军兵营,很多的秦军士兵还在睡梦之中便已惨死刀下。
秦军部队的素养还是很高的,混乱刚开始,一些老兵就反应了过来,赶紧拿起武器就准备作战,此刻各处都已经乱作一团。杨端和设置的临时将军署在西城门附近,周围有许多秦兵把守着,所以虽然城内混乱,但一时还没波及到这里,杨端和被军士叫醒后,立刻披挂准备作战。
然而杨端和万万料想不到,此时他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魏军的各城守军已经约好,如果一城被攻下,那么当天晚上其他城市就会不惜一切代价驰援,以城楼上的火光为号,包围消灭来犯秦军。此时城内在混乱之中,魏国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拿起了武器与秦军搏斗,秦军被百姓突然间袭击,各处的伤亡已经不小。此刻城外已经集结了魏国的六万军队,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向此处聚集,杨端和留在城外的军队已经和魏军交上了手,但苦于敌众我寡,此时只能防御,杨端和的副将此时正驻守在城外,他自知此时的步兵部队已经难于突围,五千骑兵部队在这种环境下又铺展不开,于是命令骑兵官长率所余的三千骑兵向魏军的薄弱点进攻,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有人活着去见蒙骜将军。副将还命令城外剩下的部队,且战且退,向城内靠拢,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了。杨端和见城内各处都燃起了火光,于是知道中计了,便将自己身边的部队以百人为单位,歼灭城中叛乱的魏国国民,其实这道命令已经相当于屠城了。蒙恬几个人亲身经历着这场战斗,对于杨端和的判断他们是信服的,但是实际上却是难以接受的,毕竟他们还是年轻人,战争的残忍还只是在书本中。杨端和带着他们依旧驻守在将军府邸。
“不好了,不好了……将军,东门被魏军攻破了!”原来这城中的百姓也是有组织的,其中间杂了大量的魏军精锐,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了东城门。杨端和听后大惊,便当即下达命令,现在城中部队,集中防守城门与城墙,做好守城的准备,说完便让留下的传令兵去传令,并带着身边的所有人赶向东门。杨端和的副将经过一番激战,率本部所余的四千兵士冒死从西门进了城,进城后便立刻着手防御西门,同时分出一定力量去支援北门和南门。
杨端和赶到城东门之时,魏军已经杀进来了,此时街道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尸体,蒙恬等人看到这幅场景未免呕吐。杨端和自然提刀就杀了进去,蒙恬等人也不甘落后,战场之上,生死各有所命,刀剑无眼,存活仅在一念,狭路相逢勇者胜!秦军部队见将军已经冲了上去,一时之间士气高涨,把魏军打出了东城门。
一夜激战,城中已经到处都是尸体了,蒙恬和他的兄弟们身上也都染满了鲜血,不过他们还算幸运,这群“兔崽子”还都活着,虽然有人挂了点伤,但是并未伤及要害。魏军的第一轮攻势算是被打退了,城中的魏军和百姓也都被尽数剿灭掉了。到了清晨,魏军知道自己不能久耗,便立刻退去了。
夜里那支三千人骑兵部队所突围的方向,看似是出路,实际上却是死路,没有一个人逃回秦军大营,不过羌瘣的巡逻部队夜里发现了雍丘城附近魏军的异样,蒙骜便派遣桓齮率剩下的骑兵前去支援,并临机升王贲为将军,带领一支两万人的步兵部队同时去支援。然而,他们到的还是晚了,他们只看到了战后的萧肃。
此战秦军骑兵五千人全军覆没,步兵两万人战死了近一万,伤兵近七千。魏国战死一万余,伤兵不知。按照以往的战损比,此战秦军算是打败了,若不是魏军惧怕蒙骜军队大批开来进行决战,那么这一城的人都会死。蒙骜心里是担心蒙恬的,但嘴上却不能说,因为他是全军主帅。蒙恬在此战中手刃七人,算是比较厉害的战士了,身边的其他人也都杀了四五个魏军兵士,然而有一人让蒙恬没有想到,成蟜在此战中杀了十三人,连蒙骜都吃了一惊。
首战失利,蒙骜此刻的心里是焦躁不安的,近两年的战争中就没有招到过此种败阵,自己的孙子还莫名的困住,如果不是魏军害怕,那么说不定就会死掉,蒙骜想到这里深深的感到自责。老头子现在不敢让蒙恬他们出征了,只好把他们留为亲兵,毕竟这是秦国未来的希望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