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7章 苦衷和杀气 (2 / 6)
傅采宁讶然问:“医生的门道?”
徐成功说:“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位领导要做手术,托某医院院长帮忙找个水平好的医生,院长开玩笑地问他,有两个医生,一个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论文发了很多,所以临床上被分散了一些精力,但是可以看名医门诊。另一个是多年的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没啥论文,整天就泡手术室里,所以一直没再升上去,平时是没资格看名医门诊的。您看打算选哪个?”
傅采宁听了,睁大眼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嗯?
有点意思!
听了徐成功说的,边学道觉得他说的很有些道理。
廖蓼在诊室里没出来,李锐刚还没到,徐成功的任务就是陪边学道和有道集团的人,他继续侃侃而谈:“现有的医生职称体系更多是考验医生的论文写作发表能力,在岗位上的年岁资历,甚至是在地方上或相关系统内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对临床水平的考量几乎没有。(800)一些副主任医师就是不擅长搞研究,就是不会写论文,即使再会看病,他只能还是副主任医师。而通常来说,发掘谁是好医生,有两个窍门。”
“第一个窍门是看看医生同行们推荐谁,看看该院医生看病都找谁,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的绝对是医术。”
“至于第二个窍门……”说到这徐成功隐蔽地左右看了一眼,接着说:“第二个窍门就是看看政府领导找谁看病,原因你懂的。”
傅采宁问:“那总不能职称高的都是草包吧?”
徐成功说:“其实找什么医生,主要看是什么病。看别人看不了的病,断别人断不了的症,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这是大专家要做的事。而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副主任医师问症开药绰绰有余。盲目迷信大专家,不仅是浪费专家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浪费自己的资源。事实上,很多医务人员或其家人看病时,往往都不是非得找某一科室的专家、主任。只有遇到重大的治疗策略研判,才会请专家来会诊,帮忙制定一个治疗方案。”
“还有一点,专家都很忙,越是知名度高的、权高位重的就越是忙。不仅仅是忙着看病、做手术这些临床工作,还有科室、医院行政管理上的工作以及所在领域的科研工作。一些兼任某些医学学会、协会的专家还要承担很多行业管理职务。所以,某些专家长期不在临床,有时对一些新知识的接收反而不如年资较低的医生们。”
边学道插话问徐成功:“你怎么对医生行业这么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