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 初晴(4) (2 / 3)
“燕姐,你信吗?我现在还是这样,觉得每天都充满希望。”
“悠着点……”薛燕似乎欲言又止。
“嗯?”
“我是说,开慢点,离起飞还早呢,不赶时间。”
……
三天前,薛燕到了冇城,为着新灿近日的两场风波而来。莉莉安的怀孕门事件和临城舞弊案,二者看似无关联,前者是冲林一曼来的,后者则指向安灿,但细思之下,薛燕很快就发现,两场风波的始作俑者都是陈启明。
陈启明是除林一曼和安灿外,新灿最大的股东。在加入新灿以前,他手里的那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已创办近十年。用安灿的话来说,陈启明这人有野心,但是胆子小,没什么魄力。十年了,他的培训机构也在本省的几个城市开拓了新校区。倒是于新,他觉得陈启明够稳妥。安灿太有冒险精神,需要有这么个稳妥老成的人加入。
2016年初,陈启明带着他的少儿英语机构正式加盟新灿。那一年好不热闹,和陈启明一起加盟新灿的还有王开,两人成为董事。随后,整形业的陈默,地产业的赵川,这二位相继入股,成为独立董事。彼时,忙着征战市场的安灿,在杨奇的辅佐下,大搞围猎,令不少同行闻风丧胆。
当时,各培训机构的选址多以**为主。安灿和杨奇出其不意,搞起了当时对二三线城市来说,还属陌生的“底商模式”,在社区门店设立教学点,选址以靠近居民小区为主,这些门店,一般都与邻近学校较近。这种“底商模式”,不但拉近了附近居民的距离,也极大方便了周边学员的交通出行。
和安灿、杨奇不一样,陈启明的精力主要放在在线教育,课程研发、推广引流、销售转换,每一件事,陈启明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除了这些,他没忘记笼络人心和搞小团体。待安灿回过神来,不声不响的陈启明已滚起了一个巨大的权力雪球,他主管的在线**和K12事业群,安灿已有些插不进手。
安灿想上市,但陈启明不想。已经掌握了核心权利的他认为,一旦上市,股权分散,控制权和管理权便会受牵制。股权融资的成本是头顶上的利刃,不知道何时会落下,也不知会落在谁的头上。何况,新灿教育的利润和现金流状况都不错,很长一个时期内,都不需要通过上市来融资。
薛燕之所以支持陈启明,有两个原因,其一,当时的她和陈启明的关系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其二,高歌猛进的安灿让薛燕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仿佛她随时都可能被安灿甩出那辆疾驶的车。薛燕不再年轻,她想安安稳稳享几年清福,她真的走不动了。
被安灿“发配”到江城分公司的薛燕,有过怨恨和不甘。可她看到林一曼和安灿被卷入风波,看到于新被一个小网红碰瓷,名声受辱,看到新灿有了危机……她到底是坐不住了。她最担心的是安灿会和陈启明硬杠,安灿行事果断,有股狠劲,但她并不阴毒,陈启明则不然,惯会扮猪吃老虎。于新走后,安灿看似掌握着新灿的一切,然则,涌动的暗流下,一些像陈启明这样的人,他们已织下盘根错节的网,随时准备吞噬。
风波要平息,但是,要平得恰到好处,平得点到为止。让薛燕意外的是,安灿的想法竟和她的不谋而合。这才有了述职会上的那一幕。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