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2 / 3)
        在颜胜想来,拿颜真的论文去给吴柄看看,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不过再加上一点点心理因素,却也颇为合适。

        小小的炫耀一把,然后再让老友帮忙提点一二,颜胜觉得,这些都是吴柄力所能及而且应该愿意帮忙的地方,如果颜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向上的冲劲与可能,他做父亲的也很愿意使出全力。

        这样一来,经凯里炮制而成的论文就走进了大中华区,基础项目(材料)研究室的大门。

        结果稍稍有些出乎凯里的预料。

        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为了得到足够数量的材料,特别是在纯度、精度等方面合乎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凯里不得不提高了某些关键实验的难度。当然,他也想到了必然会有人仔细研究此篇论文的可能性,所以,他也保证了一切真实的大前提。

        甚至于,考虑到颜真可能需要假模假样的操作,他还特别减少了各种实验器械的种类。

        这一切,恰恰好似一篇不成熟的天才之作。

        敏捷而智慧超前的思维方式,考究的验证体系,略具雏形的思想架构,再加上对实际操作与应用的不熟练。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恰如其分的形容一个天才的年轻科学家了。

        吴柄的评语是:“中国的玻尔。”

        只要稍稍关注一番世界科学史,尼尔斯。玻尔就会跃然于眼前。他也许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天才的科学家了,相对于爱因斯坦或者牛顿的传奇经历,玻尔更像是一个现代的科学家。

        1885年出生,18岁入哥本哈根大学,24岁获得硕士学位,再两年得到了博士学位,大学期间的论文就获得了丹麦科学院金奖,在一连串的荣誉与一连串的荣誉之间,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7岁——这是很少见的,因为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是终身成就奖。

        颜胜带一点得意的认为,老友也许或者几乎必然的夸张了自己儿子的能力,不过,假如他真的能够有玻尔十分之一的功力——虽然直到二十岁方才显露出天赋已经太晚了,可作为父亲,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