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尚书理事 (1 / 3)
第二章:尚书理事
建安元年(公元394年),正月初一,黎城,尚书台。
“哼!”秦爽一锤子砸在案上。“先君刚走,他们就开始忍不住了,一个个的连大岁都敢不来了!”
说起如今这诸侯并起的乱世,在当年汉成祖刘协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应当是不再有诸侯封王的。可随着国土慢慢的辽阔起来,加强后的中央集权还是由于纯粹的地理原因而不得不做出妥协,在边区封出一群王来。
也正是这个原因,脱离了中央的控制,一些王侯在外族的问题处理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才导致周遭的反扑。而后汉秦太祖李显虽收复中原,边陲之地却也不得不分封诸侯加以镇守。这就直接导致如今汉唐的皇权衰弱,诸侯称帝者无数。
汉唐的北边毗邻鞑靼,燕,赵。鞑靼自然活跃于并州西部、当今蒙古及西伯利亚一带;赵有并州东部、冀州、幽州;燕则居辽东、拥三韩、北有寒州(今吉林)林州(今黑龙江)、东有奴州(今库页岛及北海道)。整个北方,燕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而汉唐东面的齐鲁国土虽小,论经济贸易,江北诸侯无人能敌。齐有青徐二州;鲁在中原虽仅有东海郡一地,在海外却有和州(济州岛、台湾岛、琉球群岛、九州岛、四国岛)。
汉唐以南,楚荆北、周荆南、卫交州、吴扬州。再往南,就是占据整个东南亚,无论是土地之广,还是钱粮之富,都可谓最强的汉人割据政权“汉”。这个“汉”纯粹是当年的征南将军·南掌侯牛靳借着口音问题,说牛刘本是一家,才在一众诸侯当中仍称自己为汉的政权了,是故又为牛汉。而后牛汉的开国皇帝牛靳也因为无子的问题,不得不传位外孙·赵晨。有了牛靳在前面开路,赵晨也是毫不顾忌的依旧称“汉”,世人曰赵汉。赵晨登基伊始,也如秦寿般年幼,辅政大臣接连去世,朝中根基不深,遂撤州郡,封土王共治。如今的赵晨二十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据说对当时封王的举措懊悔不已。
汉唐以西,则有巴处益州;魏居凉州、阳州(今青海);夏拥西域。
在群雄环绕之下,汉唐的实际控制地区只有司隶、兖州、豫州,勉强算上处在观望状态中的燕赵。而通过这次大岁的表现,齐鲁应当是再次脱离控制了。
对于适才燕赵两位使臣的表现,秦爽越想越气愤,越气愤越止不住的去想,弄得尚书台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尴尬。劝吧……不能与国朝同仇敌忾;不劝吧……今日的政事因此耽搁了也是为臣失职,更何况对方还有个唯一宗亲的身份,在这个问题上就更不好处理了,生怕吃力不讨好。于是众人只能等秦爽自己消气。
此时尚书台内除了秦爽之外,还有尚书令廖祥、尚书仆射王休、司徒·录尚书事苻双、吏部尚书杨勇、礼部尚书杨信、兵部尚书徐句(jv)瑜、户部尚书荀兆、工部尚书诸葛信、刑部尚书周翀、侍中·平尚书事郭军、司隶校尉·平尚书事王镇恶。而司空·秦王泰就真的休息去了。
“好啦,还是先处理政务要紧。”
首先打破尴尬的是司徒苻双,他在尚书台一干人等中最是年长,已有六十八。说起来其祖上还算是氐人,祖父的祖父被当时的雍州刺史钟繇迁到扶风安置,而后曾祖父得入朝廷南军,因军功升至镇西将军,至苻双这一代,早已全然不见羌氐的影子,俨然一副汉家大儒的模样。
秦爽见是苻双,也不好再发作。赶忙站起来,朝着苻双拱手表示歉意,接着再次入席坐定。“齐鲁且不说,这燕赵之事,还望诸公各抒己见。”
“干他奶奶的,咱们能打服他们一次,不怕再来一次。”回答的是司隶校尉王镇恶,他是尚书仆射王休之子。五年前就是在对赵的军事活动中因为军功被提拔上来的,现在当仁不让的表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远不止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