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终一)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终一) (2 / 4)
        公元前234年,秦军攻平阳,歼灭赵军十万,杀赵将扈辄。

        接着挥兵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

        公元前232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郡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郡出井径,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

        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守将内史腾主动投降,并献出南阳地。秦军便以南阳地为前进基地,作进攻韩国的准备。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破韩都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

        公元前229年,王翦趁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困邯郸,亲率主力主力东出井径。

        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的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灭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

        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荆轲刺秦王”。

        刺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在了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的都城蓟城,燕王喜与燕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数千人,穷追太子丹于衍水。

        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秦国将主攻方向转为了南方。

        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占领十余城。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