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回乡 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回乡 二 (2 / 4)
        饼的味道不断的刺激着他的味蕾,王粟迅速抓住一角,然后一口咬了下去。

        实在是……实在是………

        王粟现在想不到什么词来形容这种感觉,他现在只想慢慢的品尝这半块饼。

        在王粟三下五除二的攻势下,没过多久,半张饼就被他解决掉了,虽然他生起了想要再来半张的从动,但是腹部的满足感却告诉他不能再吃了,但是,但是……

        再经历的一番挣扎后,王粟放弃了自己的那股从动,毕竟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吃太撑的话会走不动道的,然后他拿起身旁的水袋,慢慢的喝了几口水后,稍稍修正一下后,就收拾好东西,开始继续自己的回乡之路。

        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一边赶路一般欣赏的周围的景象,

        行走在整齐的麦田旁,视野尽是一片金黄,临近秋季,看着田间农夫的笑脸,相信今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民富而国富,国富则民强,看一个朝代的兴衰,就看那个时代的底层人民能不能吃饱,能吃饱了说明盛世不远,吃不饱则改朝换代也就不远矣,王粟准备过几年等自己成人后,去考进士科,所以现在这些对于时事见解的积累对他来讲很重要。

        唐朝的科举每年都设有很多科目,如,主考“经义”的“明经”科,主考“时务”的“进士”科,都是吸引考生最多的两门科目,另外也有许多专业科目,如,考“法律”的“明法”,考“文字”的“明字”,考”算数”的”明算”等等都是常设的科目。

        而进士科是其中最为尊贵的一科,也是难度极高的一科,进士的考试为“时务策“五条,而时务策则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要想选拔真正的人才,非进士科莫属。

        既然这里有麦田也就代表着附近应该有村庄,正好去求些水去,王粟摇了摇手里快要干瘪的水袋,已经走了大概一半的路途,而且加上天气慢慢热了起来,时不时的泯上一小口水的次数不由的变得多了起来,现在水袋里大概也就剩下大概三成的水了,必须得找到村庄或者河流才行。

        按照过去几次的在县校和家来来回回的印象,他依稀的记得附近应该是有人居住的,虽然没有见到过村落,但他见过一些忙完农活的农夫三两成群的向自己的东南方向结伴而行过。

        他决定先绕开大路,先向自己的东南方向绕一圈碰碰运气,不管有没有找到,届时再向着东被方向再走回来就是了,即使找不到,稍微忍耐一下也就到了。

        “早知道就啃个馒头好了,吃了又咸又干的东西,竟然无意间喝了这么多水,不对也不能这么想,胡饼不是还蛮好吃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