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想法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想法 (1 / 2)
        虽然被皇帝撤了太守,改为军职将军,领泰山都尉,又在自己身边穿插了应劭和诸葛珪。武恒可谓是喜忧参半,以后做事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了。

        “好在趁着时机,我把部下都安排到各县做县令,不管谁来了,泰山都是我的。”武恒暗暗想道,在应劭上任前,必须为自己做一些准备。

        此外,虽然裁撤了一半的郡兵,使泰山郡目前的守卫力量看似减弱了一半,但是武恒怎么会不明白这是朝廷担心他拥兵自重呢?

        想当初在广宗的时候,乌尔禾女国佣兵六万,最后还是主动交还大部兵力,为的就是打消皇帝对自己的疑虑。

        如今他佣兵五万,朝中定会有人对武恒不放心。反正他现在走的是精兵路线,少些就少些,只要训练得当,实力不减反增,同时还能打消朝廷的疑虑,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武恒在全郡推行护乡军制度,那些战时为兵,平时为民,而且固定时间还要进行军事训练的护乡军,虽然不在军册中,但也是一股十分庞大的力量。

        只是他不知道,应劭上任后,是否会支持他的这种做法,万一他把护乡军解散了,武恒哭都没地方哭去。

        “算了,暂时先低下头,给他足够的尊重,不能断了我的精兵之路。”武恒又想道

        未来,武恒还要改革兵役制度,实行全职兵役,而不是现在大部分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落后兵役制度,现在的他也只能把这些想法装到肚子里去了。

        既然朝廷给他定下的郡兵额度只有两万五,武恒还是要进行一些**和调整的。

        他还是决定以目前选定的茌县、莱芜县、南城县三地为主要屯兵之地,守将不做调整,只是将驻军人数做出一些调整。

        茌县赵云和太史慈部已经消除了泰山匪患,而且距离郡治所比较近,因此不需要留下太多人,定额为三千人马。

        南城县徐晃和张辽部,他们驻守的是武恒最主要的大本营,不容有失,虽然那边最为稳定,但是武恒也不想裁撤过多兵力,定额为七千人马。

        东边莱芜关羽和庞德部驻守在泰山郡的东大门,他们的辖区是泰山郡留下的唯一匪患区,而且还接近匪患猖獗的青州,所以武恒不打算裁减关羽和庞德所部,定额仍为一万。

        最后就是泰山郡治所奉高县了,这里是全郡,而且也是兖州的中心之所在,武恒打算驻守五千郡兵,与西北角的赵云太史慈部互相协防。

        关于要进行裁撤的军队,因为之前已经进行过一番裁撤,所有的老弱病残都已经被裁撤回乡了,于是,武恒决定将士兵年龄范围限制在18岁到35岁之间。

        也就是说,泰山郡所有郡兵除了有特殊技能需要留下的,其他年龄不在18到35岁之间的都要进行裁撤,最终再从这些人中选出两万五千定额人员作为泰山郡的郡兵。

        被裁撤的士兵都将被发还乡里,但是武恒并不会让他们真的就从此只务农。自己以后可是要进行诸侯争霸,未来还是要扩张势力募集士卒的。

        这些人回去后将会被安排加入到护乡民兵之中,用于补充地方的乡防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