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荆棘丛林 第二十六章:或许是也或许不是那迷雾中的你 (1 / 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荆棘丛林 第二十六章:或许是也或许不是那迷雾中的你 (1 / 14)
        孙泽和圣女一同离开了美丽的樱花巷,来到纱帽街吃了两碗杂酱面,店铺的名字叫做:“莫名堂”,意思是没有意义的意思。店铺门口有两颗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孙泽沉默着,他的思绪仿佛在沿着温润的面条前行,似乎想要把自己的内心从内向外剖开,无论自己体内是由什么构成的,即便是蛋白质、糖和碳水化合物或者是脂肪和磷脂,他都能欣然接受。然而,这种对于自己的深刻追求和询问往往不至于物质表面所存在的含义,或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客观和理性的分析评价更接近于情感上的批评和判断。他并不想为了一个答案而赌上一切,以至于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但恐怕对于他,这个作为人的个体存在的个体来说,眼前的似乎就是现实。

        当空间被无数次折叠后放大,呈现在他眼前的又是个怎样的世界?当天边的朝阳散发出横电磁波与纵电磁波时,许多无法捕捉的微粒如同花粉般迎面扑来,不需要用三种方式证明中位线的存在,不需要思考高斯定理、托勒密定理求解电磁场和麦克斯韦方程,甚至连理解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有效性结论都显得毫无意义。

        如果有一个东西从天而降。

        孙泽希望那是一个墓园。

        墓园有9999个墓碑。

        墓碑上刻满了他的名字。

        作为一种结局,为轮回的命运画上句号。

        刀光剑影里,笑谈间而灰飞烟灭的世界,在鹅毛般的大雪中,渐渐地,渐渐地,淡出了视野。那种令人陶醉而无法自拔的无力感早就把一个人的灵魂从现实中抽取出来,并剥夺了五感的权利。可换个角度来说,从贤者与圣人的角度来看世界,整个世界似乎显得更加合理了,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为何要为此而伤感?

        如果将整个世界用极为理性和感性的概念进行定义,那么不妨说,世界就是一个由理性逻辑将感性经验串联而成的综合独立相关整体。如果抛开感性经验单独从理性逻辑角度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世界的骨架就是理性逻辑,而不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感性经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理论也好,麦克斯韦的方程组也好,亦或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些看似跨越时代的理论无非是对存在现象的解释,而非创造。

        怎么会有这样的思考呢?

        或许是孤单吧。

        孙泽的视野在消失的阳光中被无限拉长,整个人仿佛脱离了猫里奥第五帝国的世界。是谁为谁戴上了尼伯龙耕指环?防火女又是谁的老婆?凭什么典韦切不死后裔?请问为什么李白跑不过韩信?

        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黄河滔滔不绝,孙泽长吸一口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