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迫在眉睫 (1 / 5)
“百官惊阙”在京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却没有波及到汝南刘备的购粮计划。
仅仅半个多月,汝南各县便到处可见从陈留、寿春、徐州一带涌过来的富户,有的甚至还是从濮阳南边的几个县城赶来的。
因为提早收到了刘备的文书,汝南各地全部采取了平价收购的政策,即便是优良的粱米也没有超过每斛四百钱的价格。刘备一边收购粮食,一边四处张贴文告,告诉百姓可以凭着自己的户籍,按照买四添一的方式以平价购粮,等到秋天新粮收割后再按照实际添加的分量还给官府,等于是百姓这个时候向官府借粮,到秋天缴粮收税时再把粮食还回去。
对这一系列的做法,跟随刘备同来的荀攸和戏志才等人持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戏志才不止一次婉转的提醒刘备“府库之资还当计划用度,若用之无当,恐酿巨患”。他们尚且如此,汝南的各级官员更是颇多微词,很多官员从来没有想过官府为百姓垫钱买粮食过日子,都认为汝南公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郡公府外厢院中的凉亭里,荀攸、戏志才和孟建三人处理完了刚从各县报上来收粮与转售数目的报章,好整以暇的坐在亭中聊天。还没有说两句,话题便转到这次收粮的事情上来了。
“虽说民以食为天,然郡公举汝南全郡之力购粮,再将粮如此贱卖于民,只怕府库之钱不堪支付。”荀攸审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若民皆不能充饥,自然流离各处,则我州县精壮人力数月空置,何其之可惜?”孟建笑吟吟的回答道。
戏志才疑惑的看着孟建,“公威,郡公既有购粮之举,当已对这些精壮之民有所安排,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孟建苦笑了一下,“这却非我所知。”他原本以为刘备要在这些民力中招募一批人去西平冶铁,没想到刘备好象把西平的事给忘了,成天就只是在街上转悠,也不知道刘备在做些什么。
“我所忧者,郡公大举购粮之事若传到京师,只怕被有心之人说成别有用心。”荀攸叹了口气,他常听荀爽说道张让谗言中伤朝廷一些忠直之士的事,其中就有刘备,不免额外多了层担心。
“便是郡公不做此事,那些人也少不了以鬼魃手段中伤郡公,”戏志才笑着接口道,“不过朝中有王司徒、荀司空几位重臣在,想必掀不起什么风浪。”
“切不可小视此辈,”荀攸连连摆手,“日前京师有信到,说天子曾言‘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由是张让与赵忠的气焰一时无两。”
戏志才与孟建一起大皱眉头。
“此辈高居庙堂,终非国家之幸。”孟建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