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掘地见母:庄公的地道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新掘地见母:庄公的地道 (1 / 5)
        【历史背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河南省洛阳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东周的前一阶段,春秋时期由此开始。周王室衰落,诸侯崛起,东周列国疆域形成,争霸征战连年不断。春秋三小霸、春秋五霸等乱世枭雄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典故卡】

        掘地见母

        据《左传》产生的典故。“春秋三小霸”之一郑庄公,出生时是倒着生的,母亲姜氏厌恶他,给他起名“寤生”。寤生当上国君后,姜氏竟充当内应,与小儿子段密谋造反。庄公曾对段作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谶语,成为千古名句。而后,“郑伯克段于鄢”,对姜氏说:“不到黄泉,不相见”,然又后悔。颍考叔劝谏庄公掘地见泉,母子于地道相见,和好如初。易中天称郑庄公为“春秋最早的牛人”“一位雄霸天下的政治家”。在其掌权的43年间,郑崛起为中原第一大国。前713年,因讨伐宋国而建立的齐、鲁、郑三国同盟,是春秋前期出现过的最牢固,也最强大的国际联盟。齐、鲁雄踞山东,郑威震河南,三国如铁三角一般,牢牢控制了中原局势。

        ***

        “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退朝!”

        宦官刚喊完这句连说梦话都能顺嘴秃噜出来的台词,就见郑庄公一手撑着歪斜的脑袋,坐在龙椅上打起了瞌睡。他实在是太累了,国家大事繁杂不说,家庭内部矛盾也让他心力交瘁。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况且这家事国事都是他的事,只有他自己独自硬扛,弄得他每天像是打了公鸡血,三天三夜不睡觉也是常有的事。

        “有本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臣有本!”

        宦官当是何人,原来是大夫祭仲(zhàizhòng)出班启奏。祭仲作揖下拜,停了半晌,不见动静,抬头一瞧,庄公依然酣睡如初,哈喇子顺嘴淌了一地。宦官捂着鼻子皱着眉用龙帕替他擦拭,但依然不敢叫醒他。

        祭仲看没有反应,突然高声大喊:“我王万岁,邓曼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一喊不打紧,庄公一个激灵惊醒过来:“邓曼娘娘何在?”

        宦官吓了一跳,赶紧说道:“王上,邓曼娘娘不在,是祭仲大人闲着无聊逗您玩呢!”

        庄公脸上有了愠色,说:“祭仲,你是不是嫌脖子上扛个脑袋挺沉呀!要不要给你卸下来轻快轻快?敢戏弄寡人,信不信寡人把你这个祭仲变成菜粽放到祭坛上供起来!”

        祭仲道:“臣是尊重娘娘,即使娘娘不在也如娘娘亲临,必须加上一句娘娘千岁才心安。臣是忠心耿耿,表里如一,您不但不能判臣有罪,还要封赏才行,王上您也不易,别给多喽,十五两黄金就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