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青城山 (2 / 2)
万事开头难。
师徒四人初到青城山,本着真心求道的虔诚心态,想着趁着天色尚早,了解一下有什么规矩,脚程不远的话,先拜拜殿,然后再落实落脚的问题比较妥当。
结果在山脚的小村子一打听,这山中仅仅名气较大的就有“天师洞、建福宫、祖师殿、上清宫、天真观、太清宫”六个道观,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清虚观”正在建着呢,大大小小的十几处道观共同组成了“青城派”;这些道观虽然共成一派,实则香火供奉各负其身。
陈三皮师徒四人一开始想着在这呆上五六个月,青城派知名大派、地广财厚,只要交上点银子就可以安身山中;现在看来,师徒四人这大半年吃喝住的想要挂靠在哪个单独的道观不太现实,一个道观的供奉、收入和殿舍能够养活几个道士再加上几个道童,那还是有限制的。
抓紧在山脚的小村子里先物色个落脚之地吧。
一直转悠到酉时,还真找到一家非常合适的人家。
青城山下的这个小村落叫“大观村”,村内一多半是姓石的,一小部分姓杨的,本来村名就叫“石羊村”,因为村内大多数人依靠着给几个道观做一些采购代办的活,还有一部分人租种的也是几个道观的土地,剩下很少的村民要么是家里本身就有几亩薄田,要么就是几户世代相传的猎户。可以说,整个“石羊村”都是靠着道观、靠着青城山生活的,所以慢慢的,“石羊村”就被叫成了“大观村”。
万历二年,大观村猎户石运良的运气实在是不良,在上山打猎时因为躲避老虎不小心摔下悬崖了,留下了一个老母亲和两个孩子;虽然这个时代,寡妇改嫁很难,但是猎户石运良的娘子还是毅然抛下两个儿子,远走他乡。
那年,老母亲已过花甲,大儿子石出金8岁,小儿子石润水6岁。万般无奈之下,老母亲想把两个孙子都送去做道童,但8岁的石出金已经懂事,坚决留下来和祖母相依为命,其中的苦痛,非亲历者又怎能感触。
四年之后,陈三皮师徒四人恰恰就租住在了石出金的家里;本来是就是三间土房,石出金一间,祖母一间,秦道长他们来到后,祖母硬是给挤出来两间。秦道长和三皮一间,刘前和王西滨一间,石出金到祖母屋里打地铺去了。
石家太需要接济了,哪怕一天几文钱都是好的。
陈三皮在石家住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没心没肺的问石出金“猎户不是打老虎的吗?为什么猎户见了老虎要跑”?
一句话把这个比三皮小四岁的少年问红了眼睛。
秦道长感叹少年的不易,赶紧代为解释:“波儿,你是听说书的听多了,你以为老虎那么好杀的?猎户围杀老虎的事不常见,老虎围村的事却很多,如果是单独一人,见到老虎就要能躲多远躲多远;就像普通人见到拿刀的人一样,最佳破解之法就是转身快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